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清代为何有人放着县令的
明末“贰臣”杨光先“反
清代宫廷爱吃人乳 精选
清代“限娱令”:哪些“
清代皇帝一天的生活:每
北京话历史:清代中叶形
清代怪事:道台与总督二
清代学者为男子“好色”
清代官场潜规则:让杀人
清代官场奇事:名臣刘坤
最新热门    
 
清代袁枚因何富得流油:写墓志铭每次入账千金

时间:2012-5-17 16:21:25  来源:不详

核心提示:袁枚经济收入的来源之一是润笔费。由于袁枚名声在外,时常有富户为一篇墓志铭而送千金者。除了写墓志铭外,帮人题跋作序也是袁枚的生财之道。扬州有安姓的巨富,刻了一部书,以两千金的价格请袁枚题跋。

本文来源:《郑州日报》2011年11月3日第15版,作者:孙宝根,原题:《才子袁枚缘何富得流油》

中国古代[注: 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中国古代是指先秦至1840年鸦片战争的历史-zhongguogudai]士人,历来受孔孟之道义利观影响,重读书科举之途,而轻赚钱营生之道。不能及第的读书人,除非家业深厚,不然由于不谙生计,常陷入穷酸不堪的状态,就是科举中第,投身宦海的,也要一生小心,摸爬滚打多年之后,方得安享太平生活。其中鲜有能主动选择退出官场,并自食其力者。袁枚则是中国古代士人中比较特别的例子。

少时袁枚即享有才名,二十四岁中进士后先在翰林院[注: 在中国历史上,曾长期存在着一个带有浓厚学术色彩的官署——翰林院(Imperial Academy或Hanlinyuan )。]三年,后出京外放县令,先后在江苏溧水、沐阳、江宁等地当了七年县令。虽然谚语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但袁枚为官清廉,当了七年县令,却所积不多。辞官后袁枚频繁出游,既要供养母亲及家中一堆亲眷,又要藏书、购买古董,还要修缮、扩建随园,这些都耗资不菲。那么,袁枚靠什么支撑他的生活呢?

袁枚经济收入的来源之一是润笔费。由于袁枚名声在外,时常有富户为一篇墓志铭而送千金者。除了写墓志铭外,帮人题跋作序也是袁枚的生财之道。扬州有安姓的巨富,刻了一部书,以两千金的价格请袁枚题跋。《清史稿·袁枚传》载,袁枚所著《随园集》有三十余种,上自公卿王侯,下至市井小贩,皆知其名,甚至海外也有慕名来求其书者。高丽使臣团来中国时,偶尔读到袁枚的诗集,无不为之倾倒,便购买了数十部回国赠人。此后高丽来中国以高价购买袁枚书集者络绎不绝,袁枚的书一时洛阳纸贵。

收入丰裕之外,袁枚还善于理财。袁枚一直推崇通过经营陶器致富的范蠡,反对空谈心性,坐吃山空的文人。

在购下随园之后,袁枚又将随园东西两面的山林田地池塘也购置下来,并分租给十三户人家种植各类粮菜果木,饲养家禽。此后袁枚不但可以坐收地租,且每日所需之菜肴也由租户供给。随园中食物,除鲜肉豆腐需要外出购买外,其他均可自备。袁枚还曾在安徽滁州购买田地,并将土地出租,收益颇丰。在江北,袁枚也广置地产,并亲往察看。

袁枚还开设学堂,广收门生。因为他盛名于世,故而学费颇高。但送子弟随袁枚读书者仍络绎不绝。

正因为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注: 经济基础是一个经济学、社会学和哲学名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经济基础指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社会经济制度,即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袁枚才能不断增修随园,并四处游历,过着“临山登水,寻花问柳”的逍遥生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