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江南案”要角 台湾情
江郎为什么才尽(图)
48年“江亚轮”海难幸存
近代上海成长中的 江南
南昌起义前夕,贺龙、叶
 江青日记 流失案始末
最新热门    
 
“江郎才尽”新解:未利用职务之便坐享他人成果

时间:2013-06-26 09:52:00  来源:不详

核心提示:文坛素有“江郎才尽”之说,所谓江郎,指的是南朝著名文学家江淹(公元444~505年)。《南史·江淹传》说他历仕宋、齐、梁三朝,仕途颇为顺畅,直至封侯而终。在他逝世后,梁武帝亲自参加追悼会,穿上素服为他志哀。不过,作为词赋大家,他却“少以文章显,晚节才思微退”,令人扼腕叹息。

本文摘自:《杂文选刊》2011年第12期,作者:卢荻秋,原题:《“江郎才尽”亦可敬》

文坛素有“江郎才尽”之说,所谓江郎,指的是南朝著名文学家江淹(公元444~505年)。《南史·江淹传》说他历仕宋、齐、梁三朝,仕途颇为顺畅,直至封侯而终。在他逝世后,梁武帝亲自参加追悼会,穿上素服为他志哀。不过,作为词赋大家,他却“少以文章显,晚节才思微退”,令人扼腕叹息。原因是据说他从宣城太守任上罢归的时候,曾夜宿冶亭,梦到东晋著名学者郭璞对他说:“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WwW.lSqn.cn”江淹便从怀中掏出一支五色笔交还给他,此后便再也写不出华美的文章,时人谓之“才尽”。

这当然属于孔夫子所谓“怪力乱神”一类的传说,不足为信。不过,从留存于世的词赋诗文来看,江淹晚年确实少有佳作,说其“才尽”似乎并不为过。后世人对此多有探讨,比如清人姚鼐认为他并非才尽,而是后期“名位益登,尘务经心,清思旋乏”;明人张溥说他遇到了自认为“天下文章我第一”的梁武帝,“不敢以文凌主”,不得不藏拙;还有人认为,当时文坛流行过分讲究形式的“永明体”,他对此颇为不屑,因此后期创作较少,被人误认为“才尽”。

确实,人们很难想象,一个自幼孤贫,“不事章句之学,留情于文章”的博学善文之士,仅仅做了一个梦,就无缘无故地本事用尽,成为一名毫无才气可言的笨伯。所以,说江淹由于公务缠身、老成藏拙、不慕时尚而“才尽”,都是大有道理的。不过,后人因此将其归入贪慕权势、官运亨通、养尊处优从而荒废学业、才思枯竭的一类,加以奚落和嘲讽,则是很不厚道、很不公道的。

江淹的仕途总体上确实比较顺畅。从20岁起,他就在刘宋王朝的几个藩王身边充任幕僚;萧齐王朝建立后,他先后担任过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御史中丞等职;梁武帝萧衍[注: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名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他是梁王朝开国皇帝南北朝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称梁武帝。]起兵建梁,他率先微服归降,历任秘书监、司徒左长史、吏部尚书[注: 吏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六部中吏部的最高级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