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晚清学子赶考凑路费 沿
为何晚清反教豪强率400
被欧洲上流社会追捧的晚
晚清第一次官商合作的失
晚清出国人员怎样剃头?
李岚清新书披露:江泽民
寻找张之洞:晚清名臣墓
晚清民国时代的大学军训
中国最早的美女经济:晚
老照片上的晚清风情[组
最新热门    
 
晚清新政时期的农村骚乱

时间:2007-3-9 16:37:22  来源:不详
隘意识和非理性是一种何等可怕的破坏力。

  晚清农村骚动对新政变革举措的抗拒,原因有三:其一,自身利益受到损害;其二,乡村旧俗受到冲击;其三,由于社会转型期的普遍紧张心理。诚如时署四川总督岑春煊所言:“民情……浮动,故易于倡乱。”(注:《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46页。)一有流言挑动,便群起而骚动。《川沙县志》载, 新政时期,某人宣称:某日将火某宅,某日将毁某校、某公所。有人问其故,答曰:反对新政。又问何故反对新政,答曰:新政害吾民也。再问新政何事、何故害民, 竟瞠目不能对(注:《川沙县志》, 上海同光书馆1936年版。)。而这样一种盲目的非理性的骚动情绪,正是社会变革期、转型期特有的历史内容。

 

 

  除了如上两大类型外,晚清乡村中的骚乱,还有其他种种动因,此处略作分述:

  1.“抗洋捐”。此种骚动具有鲜明的反抗外来凌辱和腐朽统治的色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02年发生于直隶广宗的民变。庚子事变后,直隶署摊到广宗县的地方赔款为京钱二万余串,除由书院存款及商民借垫八千串外,又将县署所存赈银二千两全数支用,尚不敷七千余串,景廷宾所居东召村“始派捐村民五千缗,景廷宾不允,谓我大清百姓,输之国家虽多不吝也,若以赔洋教则不愿”。知县魏祖德上任后,复令各村每亩摊京钱四十文,超出原额两倍多。景廷宾愤而“传帖聚众”,打起“扫清灭洋”的旗帜,围教堂、杀官兵、反抗摊派“洋捐”和县官的借端勒索,其影响波及直南、直中以及河南、山东边境的广大农村。

  2.民教冲突。庚子一役,各国教堂不仅从中国索取了巨额赔款,而且获得了在内地建教堂及传教的权利。教堂为赢得更多教民,给予入教者诸多颇有诱惑力的许诺。各地官员因畏惧洋人,在裁夺民教纠纷时,总是袒教抑民。两种因素的刺激,使教民数量激增、气焰日张,进而引发乡村骚乱。直隶定州乡民焚烧教民房屋,就是因教民与乡民争夺物产,乡民死伤数人而引起的(注:《东方杂志》,1905年7月,第7期,《宗教》。)。“山西绛州某乡民与教民因田产事涉讼,地方官袒教抑民,将某乡民严刑入狱,该处民人大动公愤,群起与教民为难。经省宪委员查办亦有压抑平民之意,该委员遂为乡民所毙”(注:《东方杂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