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揭秘民国时期首届“高考
“民国产婆”赵凤昌 南
彻底改变两百年官定习俗
假财神骗倒民国政要一大
民国时陈济棠割据下广东
民国时期成都清晰老照片
清末肃亲王善耆与川岛浪
民国期间宋子文在银行界
那些民国教授与女大学生
民国第一家庭悲欢离合多
最新热门    
 
清末民国时期 中华民族 观念认同性质论

时间:2007-3-9 17:11:00  来源:不详
关联度与涵容关系;既谈到构成民族的*和种族因素,更凸显了其共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因为其所谓 “文化生活”方面持久合作的同一“国家”之史,血缘交流的种族关联之史,都无不在在表明了共同的历史文化在民族区别和民族认同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可以说,此种解说,正好历史地构成了清末民国时期“中华民族”认同的“民族观”基础。 

这样一种“民族”定义,实为大民族和小民族的并存统一、传统民族与现代民族的交融演化,留下了进一步解说的空间。换言之,它既认同“大民族”的民族身份,也不否认“小民族”的民族资格;既没有在传统民族和现代民族之间划上一道绝对机械的界限,却又并未否认现代国家出现后的民族和传统民族之间可能出现的差别。因此,它的历史性和开放性,也是很值得思想史家们予以关注的。 

实际上,这种历史性和开放性,也是整个清末和民国时期“中华民族”认同过程中各种民族观的一大共同特点。具体而言,它们基本上公认民族的形成、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历史过程。一部分人认为它是不断地融合各族群、种族由小到大发展而来;另一部分人则不仅停留于此,甚至于认为它在这一历史过程中,还包括融合了一些较小的民族单位在内。其实这两者间只存在程度的不同,并无实质的区别。因为被融合的不少族类、种族在历史上都曾经有过自己相对独立的国家政权,若按潘光旦上述的“民族”观来理解,即曾构成过小民族单位。也就是说,尽管在民族的形成过程中,有一以贯之的历史延续因素发挥着指向性作用,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一般较大的民族单位融合进各种族、较小民族单位之数量及其融合程度,仍然会有所不同。如此一来,民族彼此之间就不仅有大小之别,各大民族单位内部在特定时期,即便在进入到现代国家阶段,也可能还存在着整体与部分的层次性差异,即存在所谓 “大民族套小民族”的复杂情形。从历史的长时段来看,这是毫不足怪的。虽然,明确强调大“民族共同体”与其内各子民族间的不同“层次”性,是今天费孝通先生的贡献,但在清末民国时期,这种潜在的区分观点就已经广泛存在,当属确定无疑。 

简言之,清末民国时期中国人所认同的“中华民族”,既有别于西方传统意义上的“种群民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