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晚清学子赶考凑路费 沿
为何晚清反教豪强率400
被欧洲上流社会追捧的晚
晚清第一次官商合作的失
晚清出国人员怎样剃头?
寻找张之洞:晚清名臣墓
晚清民国时代的大学军训
中国最早的美女经济:晚
老照片上的晚清风情[组
晚清成毒国:1909年中国
最新热门    
 
晚清海防思想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时间:2007-3-9 17:24:26  来源:不详
么办?看来暂时只有靠买船的办法来解决。正如当时有人指出:“为目前计,只得购之洋人;为久远计,必须自我制造。”(注: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册,第29页。)于是,是否从外国购买铁甲船的问题,一时成为朝野议论的热点。官员们意见不一,有反对者,有主张缓办者,皆主要是从经费方面考虑。如称:“筹办洋人铁甲船,经费太巨,即使得力,海洋辽阔,必得若干铁甲船,始是弥缝其阙。此船一办,每年一切耗用必多。”(注: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册,第337页。)这固属实际情况,但不办的严重后果也是不能不考虑的。所以,这场争论尽管持续了五六年之久,最后还是主张购买的意见占了上风。当然,以买船作为权宜之计,要求最终达到一切船只皆可自造,这一方针无疑是正确的。

至于具体的买船计划,大致有四种方案:第一种,先买铁甲船二艘。沈葆桢最早有此建议(注:张侠等编:《清末海军史料》,海洋出版社1982年版,第3页。)。第二种,买铁甲船四至六艘。薛福成认为,北洋买两艘,南洋亦须买两艘,合成四艘,“即昭公允,声势亦壮。”(注:张侠等编:《清末海军史料》,海洋出版社1982年版,第27页。)李鸿章则主张,三洋各置铁甲船两艘,共计六艘:“北洋驻烟台、旅顺等处;东洋驻长江口外;南洋驻厦门、虎门等处。”(注:《清史稿》,第136卷,第530页。)第三种,须买铁甲船十艘以上。郑观应认为,仅北洋一军即须“以铁甲船四艘为帅”(注: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上册,第129页。)。连其它各洋计之,周家楣主张“应用铁甲船十只”(注:张侠等编:《清末海军史料》,海洋出版社1982年版,第8页。)。丁日昌则称,“大小铁甲船极少须十号”(注:《边事续钞》,台北,文海出版社1996年版,第3卷,第11页。)。王之春亦有同见:“将来出洋征剿,必须铁甲船十数号,以备战攻。”(注:王之春:《清朝柔远记》,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76页。)第四种,除添置铁甲船外,还要订造快船。吴大chéng@⑥指出:“中国船厂不能自造铁甲、钢甲,自应向外国大船厂陆续订购。”主张先订购头等铁甲船四艘,钢板快船十号(注:张侠等编:《清末海军史料》,海洋出版社1982年版,第47-48页。)。马建忠则认为,中国至少约需铁甲船六艘、大型快船十二艘(注:马建忠:《适可斋记言记行》,《记言》,第3卷,第18页。)。揆诸实际,以第四种方案考虑全面,比较可行,且具远见。清政府若下决心采纳此方案,并不是绝对办不到的。果能如此,则到1994年李鸿章第二次大阅海军时,就不至于发出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