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南宋与金的百年战争:忠
日本人书中的朝鲜战争: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珍贵彩
纪录片中的中国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教
纪录片中的中国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为解决傅作义
朝鲜战争后:留在中国的
战争中的偶然:大风拯救
刘文典:西南联大唯一吸
最新热门    
 
鸦片战争中林则徐对英认识和制敌方略的转变

时间:2007-3-9 17:24:39  来源:不详
南倏北,朝夕屡变。若在在而为之防,不惟劳费无所底止,且兵勇炮械安能募如此之多,该援如许之速?徒守于陆,不与水战,此常不给之势,在前岁粤东藩维未破,原只须于要口严断接济,彼即有坐困之形,冀其就我范围斯止耳。今所向无不披靡,彼已目无中华,若海面更无船炮水军,是逆夷到一城邑,可取则取,即不可取,亦不过扬帆舍去,又顾之他。在彼无有得失,何所忌惮,而我则千疮百孔,何处可以解严。比见征调频仍,鄙意以为非徒无益,盖远调则筋力已疲,久戍则情志愈惰,加以传闻恐吓,均已魂不附身,不过因在营食粮,难辞调遣,以出师为搪塞差事,安有斗志?恐人人皆已熟读孟子‘填然鼓之’一章,彼此各不相笑,是即再调数万之客兵,亦不过仅供临敌之一哄。……今燎原之势,向迩愈难,要之船炮水军断非可已之事,即使逆夷逃归海外,此事亦不可不亟为筹划,以为海疆久远之谋,况目前驱鳄屏鲸,舍此曷济”(致李星沅书,道光二十二年二月下旬,《林则徐书札手迹选》,第46页。)。不久奕经指挥的浙东战役大败的消息传到工地,林则徐感慨地说:

“浙事溃败,一至于此,九州铸铁,谁实为之?闻此时惩羹吹齑,不令更有雇募之事,数千里外征调而来之兵,恐已魂不附体,而况不习水土,不识道途,直使逆夷反客为主,其沿途骚扰之状,更不忍闻。大抵民无不畏兵,而兵无不畏贼,事势如此,徒为野老吞声耳。……海上之事,在鄙见以为,船炮、水军万不可少。闻当局多有低此议者,然则枝枝节节,防之不可胜防,不知何以了事”(致苏延玉书,道光二十二年三月,《林则徐书简》(增订本),第186页。)。到了4月,林则徐赴戍途经洛阳时,便具体提出新式水军,与敌海战的构想:

“有船有炮,水军主之,往来海中追奔逐北,彼所能往者,我亦能往,岸上军尽可十撤其九。以视此时之枝枝节节,防不胜防,远省征兵,徒累无益者,其所得失固已较然,即军储亦彼费而此省。果有大船百只,中小船半之,大小炮千位,水军五千,舵工水手一千,南北洋无不可以径驶者,逆夷以舟以巢穴,有大帮水军追逐于巨浸之中,彼敢舍舟而扰陆路,占之城恒,吾不信也。水军总统,甚难其人,李壮烈、杨忠武不可复作,陈提军化成忠勇绝伦,与士卒同甘苦,似可以当一半之任,尚须有善于将将筹策周详者为之指挥调度,然不独武员中无其人,即中外文职大僚,亦未知肝胆向谁是也”(致江翊云书,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四日,《林则徐书札手迹选》,第52—53页。)。后来,他还反复强调: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