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中国“一号界碑”见证百
外国记者拍摄的中国抗战
外国摄影师拍摄的90年代
外国人画笔下的大清国[
张学良家族在召唤 中国
史海回眸:近代中国错失
近代中国粮食危机:长沙
中国近代史上的粮食危机
近代史上的“激进”与“
近代三次留学潮:邓小平
最新热门    
 
近代外国兵舰攫取在华航行权的历史考察

时间:2007-3-9 17:24:44  来源:不详
议达成后即“退让南京、运粮河、京口等处”的海陆军,解除对中国的海上封锁,“不拦阻中华商贾货船”;但英国海军要占领招宝山、鼓浪屿和舟山三处作为监督中方履约的担保。后经交涉,英方放弃招宝山。所以南京条约的议定协议是:英国兵船分两步撤出中国领海。第一步,南京条约签字后,即从除鼓浪屿、舟山外的所有中国海区撤出;第二步,在中国完成开放五口和付清对英赔款后,“即将驻守(鼓浪屿、舟山)兵船退出,不复占据”〔29〕。规定明确而具体,并不存在外国兵船长期入驻中国的问题。

但是,在南京条约谈判时,清军机处出于五口开放后对外国船只需有一规范的考虑,指令交涉代表就非开放地区“不准夷船驶入”问题同英方定议〔30〕。1842年9月1日,清朝代表耆英等向英方提出:“和议既定,永无战争。所有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止可货船来往,未便兵船游弋;其五处之外,沿海各口,及山东、直隶、奉天、天津、台湾诸处,非独兵船不便往来,即货船亦未便贸易。均宜守定疆界,以其永好。”这一建议应该说是完全正当的。未开埠地区,不许外国船只进入,理所当然;开埠地区,即为通商口岸,只准商船而不许兵船进入,同样无可非议。这都是中国作为主权国家范围内的事,公理昭然,神圣不可侵犯。但侵略成性的英方代表璞鼎查却试图在这当中做点“文章”。9月5日,他发出复照:“英民只准商船在该五口贸易,不准其驶往他处,至君主水师之船,以为管束本民,必常有小等数艘,随时来往各口管押,亦当责令师船,协同地方官员,阻止商船,不至四方观望。”这里璞鼎查以非常含蓄微妙的言词和故作轻描淡写的语气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英国兵船长期驻扎中国通商口岸。为了避免中方的疑虑,璞鼎查一再表示“英国无意留大军于”中国,因为“留兵于他国,未免重费”,而英国政府“以期重费图形减消,则有须小留之兵,中国不必为疑虑,致伤和好”,英国兵船也只留“数只常行往来,以为管理货船”。〔31〕璞鼎查的动听言词对清朝代表起了一些作用,中方对璞氏建议未予反驳。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