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清末肃亲王善耆与川岛浪
文史新论:中日交往的历
中日血战吴淞:国军六个
记忆1984:中日青年天安
两千年来:中日两国关系
抗战时期的中日假币战 
英雄美人:清末状元外交
清末革命军与清军战斗老
中国第一个红十字会的来
邓小平“一秒钟”讲话促
最新热门    
 
清末中日关系何来 黄金十年 ?

时间:2007-3-9 17:25:19  来源:不详
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直接动因之一就是由于“近之辱国丧师,翦藩压境”,“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盖我中华受外国侵凌,已非一日。”(《兴中会章程》)1895年5月2日,以康有为为代表的“公车上书”也是由于“与日本议和,有割奉天沿边及台湾一省,补兵饷二万万两,及通商苏、杭,听机器洋货流行内地,免其厘税”等而直接引发的。前者开了民主革命的先河,后者揭开维新变法的序幕。而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及其失败后清廷的强颜变法,推行“新政”,也与甲午战争密切相关。就社会变革而言,不论是由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康有为倡导的维新变法,还是由清朝统治者实行的“新政”,其共同的目的,都是要解决“中国怎么办”、“中国向哪里去”的问题。这里我们姑且不谈这三种变革的性质和具体内容,只简要说说这三种*势力对待日本的态度异同问题。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其许多领导人物都与日本有这样那样的联系,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把日本作为革命运动的“大本营”,许多宣传革命的刊物,包括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都是在日本出版的,连中国同盟会也是在日本成立的。包括孙中山本人在内的许多革命党人,都受到同情中国革命的日本志士的帮助。但是革命党人却从来没有把日本的*制度和*模式当做自己学习和仿效的榜样,而且不论是《兴中会章程》、同盟会纲领以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都是与日本宪法规定的*制度格格不入的。可以这样说,清末中国的三种主要*势力,以革命派人士与日本关系最密,对日本了解最多,而主张仿效日本社会*制度的人最少。他们也正是结束所谓中日关系“黄金十年”的主力军。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再让清朝统治者与日本军国主义的“黄金十年”照样延续下去,中国就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当然,革命党人也从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吸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思想和爱国精神,以及从日本学习现代科学和文化知识,这是不言而喻的。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