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红岩特工 潜伏“中统”
“文革”首次转播中外体
故宫在“文革”中险被焚
《独立评论》是怎样从“
百年来中外历史上著名的
回眸:蒲松龄墓“文革”
黑瞎子岛:“中华雄鸡鸡
中国三十年之经典回眸:
改革开放后首批中外合资
探秘:古今中外的帝王为
最新热门    
 
中外同心以灭贼为志 新释

时间:2007-3-9 17:35:45  来源:不详
等人主管外交事务,作为权重一时的地主阶级*家,尚不至于幼稚到如此可笑的地步。

可见,这里的所谓“中外”必须另作解释,亦即解释为“中央和地方”或“朝廷内外”。而作这种解释的“中外”在当时的官方文书中是不乏其例的。

如匡源等人在咸丰十年七月二十八日(1860913)的奏折中说:

“叩求皇上,明降谕旨,宣示中外。使知木兰之役,决计不行……”

再如同日“上谕”:

“果有此举,亦必明降谕旨,豫行宣示,断未有銮舆所涖,不令天下闻知者,尔中外臣民,当可共谅。”

奕䜣等人的奏折中,也常将“地方”称“外”,“中央”称“内”。如他们在咸丰十年十一月的一份奏折中说:“查各国事件,向由外省督抚奏报”,在另一份奏折中说“内外臣工或有敷陈,集思广益,不厌精详”等等。

曾国藩在同治元年正月的奏折中说“预防他日外重内轻之渐”,“李世忠之心迹,中外皆不敢深信”(见《曾国藩全集》奏稿六)等等。他所说的“内”、“外”、“中外”,也是指的中央和地方,朝廷内外。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