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红岩特工 潜伏“中统”
六十年前的今天 中国人
忆三十年前我经历的山西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第一个
忆三十年来内地与香港体
米夫:上世纪三十年代王
改革开放三十年:邓小平
三十年来 :日本对中国
两千年来:中日两国关系
百年来中外历史上著名的
最新热门    
 
近十年来关于 近代中国衰落城市 研究综述

时间:2007-3-10 10:31:55  来源:不详
数城市,尤其是内地城市发展的停滞和衰落。“即便少数通商口岸兴旺发达,人口仍难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并认为这是近代中国城市化严重滞迟的根本原因。(注:章开沅、罗福惠主编:《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17-431页。)(二)戴钧良在对近代中国城市进行分类研究时,认为:衰落“城市多是传统的手工业及商业中心,由于经不住资本主义入侵的竞争,或因商路的改变及新交通线的开辟,其重要性为其他城市所取代,因而相对衰落(注:戴钧良著:《中国城市发展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30页。)。(三)何一民在其所著的《中国城市史纲》一书中,通过对近代中国城市的系统分析,对西部及内陆部分城市的发展缓慢、滞迟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1.僻居内地,交通不便,与国内外资本主义市场联系薄弱,生产落后,资金不足,城市发展缺乏动力;2.*混乱,军阀割据,内外战争不断,盗贼横行,城镇屡遭破坏;3.农村经济日趋崩溃,农民生活极度贫困,购买力下降,农村市场萎缩,不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农产品,限制了民族工商业和城市的发展(注:何一民著:《中国城市史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28-331页。)。隗瀛涛主编的《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运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式,对近代不同类型的城市进行系统研究,该书中有大量的篇幅涉及到衰落城市问题,例如,在“交通与近代城市的盛衰”一节中,著者用了相当的文字和材料对华北、华中、东北、运河流域等地区的城市衰变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以说明交通与城市兴衰发展的密切关系(注:隗瀛涛主编:《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84-798页。)。此外,在部分区域性和个案城市研究中,有关“近代中国衰落城市”问题的研究,其理论分析和某些结论也具有揭示全局性问题的参考价值(参见第三部分)。 

三、关于近代中国区域性衰落城市的研究 

       关于近代中国区域性衰落城市的研究是学者们关注的一个重点,已取得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其代表性成果及主要观点如下。(一)曲晓范和周春英在对“近代辽河航运业的衰落与沿岸早期城镇带的变迁”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清末民初东北社会变迁的历史性分析,在详细考察辽河航运业衰落的主要成因基础上,以社会学的互动理论为研究出发点,揭示了辽河航运经济的衰败与辽河流域早期城镇带的解体和迁移之间的内在联系。作者认为,辽河航运的衰败对区域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这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导致了辽河流域大约半个世纪的逆城市化变迁。(注:曲晓范、周春英:《近代辽河航运业的衰落与沿岸早期城镇带的变迁》,《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