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1912年长江大水 孙中山
沧海变桑田:长江中游古
宋代长江下游圩区的自然
新中国海军第一次扫雷作
《长江下游地区的地租、
任  放明清长江中游地区
近代长江中游家族财产习
清代长江流域的农业开发
关于辛亥革命时期长江会
中国海军血战长江 黄埔
最新热门    
 
长江下游城市近代化的轨迹

时间:2007-3-10 10:32:37  来源:不详
经过了六十个年头。

  吸取西方文化,推动城市近代化之所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由于人们吸取外来文化往往要经过“接触——思考——吸取——融合”的过程。西方文化到了中国,中国人接触之后可能不理不睬,也可能蔑视排斥。西方文化是随着暴力侵略传入中国的,但暴力并不能使中国人民思考西方文化。思考是人们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需要时间。通过思考,才能认识哪些外来文化对自己有益,哪些对自己无益,从而吸取对自己有益的,抛弃对自己无益的。促使人们主动思考的是启蒙教育,暴力在这方面不起什么作用。相反,暴力强制往往使人们产生厌恶情绪。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他们长期和西洋文化接触以后深思熟虑的结果。曾国藩、李鸿章吸取西方*工业也是“接触、思考”以后得出的结论,只有洋枪洋炮才能对付“内乱”和“外侮”。稍后,在民间资本创办工厂的过程中,人们也可以看到一个现象,一般商人在没有感到有利可图的情况下,虽然接触到工厂,也是不愿意投资到工业上去的。南通大生纱厂集资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张謇说:“通州本地风气未开,见闻固陋,入股者仅略零小数。……凡迭次劝成之股,一经探听他厂情况,即相率缩首而去。甚者以鄂厂之商本无着,苏厂之股息难收,一闻劝入厂股,掩耳不欲闻。”(《张季子九录》实业录,卷1,第17页。)

  由于和西洋文化接触较早、较多、较深,体会到投资工业的“好处”,因此,首批投资于近代工业的有产者中主要是洋务官员、买办以及了解外国资本主义的商人。无锡祝大椿在上海经商,当买办赚了钱。1898年,他投资50万两在上海创办了华商第一家机器碾米厂。以后除在上海投资近代工业以外,他还在无锡茂新第一面粉厂入股4千两,合资创办源康缫丝厂,投资创办福昌缫丝厂,投资惠元面粉厂;在苏州、扬州、常州、溧阳等城市投资创建发电厂。粗略统计,从1898年到1913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