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拉贝日记》中记载的国
山东将举办首届国际大众
新中国面对国际救援的开
志愿军出“国际洋相”:
国际学术思潮与美国的中
义和团运动100周年国
义和团运动与国际公正舆
求实探讨融洽交流——义
唐力行  吴建华  张翔凤
官僚*与戊戌变法的失败
最新热门    
 
国际法的输入与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起步

时间:2007-3-10 10:32:47  来源:不详
    当然,从总体上看,在弱肉强食的近代历史条件下,“均势”原则只能是几个主要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维持彼此之间势力均衡的一种手段,它既不能保护弱小国家,更不能维护世界和平,近代中国人对此大都缺乏清醒的认识。但这并不能掩盖这一原则对近代中国外交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正如有的学者所论,近代中国人“在接受西方均势思想的同时,也接受了西方近代的国际意识,或曰国际社会体系的观念”(注:章鸣九:《洋务思想家外交思想的近代化》,见《北方论丛》1989年第4期。)。因此,笔者认为,近代中国人对“均势”原则的接受和运用也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重要表现之一。

    总之,国际法的传入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虽然由于主客观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它最终未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甚至还曾对近代中国产生过一些不良影响,但晚清外交官员通过对国际法的接受和运用,加之个人的民族义愤与外交才能,不仅维护和挽回了一些国家利权,而且也推动清政府接纳了一些近代西方的外交体制、外交理念,适应了当时中国对外交知识的渴求,改变了清朝官员不熟悉西例的状况,从而加速了中国走向世界的进程。

  

 

 << 上一页  [11] [12] [1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