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文化史上空前浩劫:懦夫
中原文化来自三星堆? 重
贪渎已成文化:腐败令韩
在红楼感受“新时代的先
巨资改造“陋室”是文化
太原:文化大戏唱罢余音
唐卡暨皇室文化艺术展承
唐卡暨皇室文化艺术展承
我国将以重大项目带动文
从船政文化引出的政协提
最新热门    
 
文化的冲击与超越当代香港史学

时间:2007-3-10 10:48:57  来源:不详
的内在化的殖民主义文化心态,但在早已全面接受“国际化”的理、工、医、商和部分社会科学等学科的压力之下,人文学科已显得失去自信和无所适从。如何判定学术著作素质和水平?是否简单地以“国际化”,或以英文著作刊登在外国名牌(尤其英美)大学的学术期刊为准则,而忽视人文学科所坚持的文化本土化的原则?与外国学术界沟通和联系的重要性和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但学术权力和拓展空间的竞争是个不容忽视的事实,也牵涉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西方学者本身对自己既有的制度早存异议,亦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本位价值,更不会同意“东方主义”所隐藏的文化霸权主义。

此外,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任何人文、社会、教育、工商业,以至应用科技的知识,在它们的传承和创新过程之中,都必须经历本土化和社会化的冲击和洗礼,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产生不同层次的诠释和解构的现象,最后才有文化融合和重构的可能性。文化的转移和交流互动不可能是机械化的,也不可能任意搬动堆拼或生搬硬套地塞入不同文化体系之内。文化的本土化和社会化的媒介有文字的或以至“身体的”语言。不透过自身的语言媒介来表达,文化交流、互动和创新是很难促成真正的视域融合的,也不会有真正而深入的典范移动或转化。这里必须强调这种文化的迁移,与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或排外心态无关,更非固步自封的思想。古今中外的历史不乏先例,尤其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民族语言和文化的扩展,逐步冲破拉丁语言和文化的普适性规范。近代文化人类学和语言学都充分承认本土化和社会化的重要性,就算是当代愈来愈受重视的听觉残障的手语,亦肯定其表达的形式与本土的社会文化之间存在微妙关系。英语作为当今最流行的国际语言自有其重要的价值,尤其在社会经济的沟通方面;然而,这些价值却不能掩盖或阻碍某个民族或国家整个文化改进、更新和重构的基本工作。这是价值先后次序的定位问题,当然亦应容纳分歧的见解和判断,以便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领域中寻找平衡。以母语进行思维和书写,移动于各种语言和文化的领域之间,过滤和吸收这些文化背后的价值,可以更有效地超越这些文化。进而言之,若能灵活地以双语来沟通和书写,则更有助于超越文化的隔膜。在文化互动中寻找新的理解和启示,实际上这是平衡国际化和本土化的最佳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香港双语和多元文化的特点是很有价值的。香港史学面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