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粤港边界30年:1978年上
 汉学 与“中国学”20年
日本国内殖民地台湾史研
建国前国内研究义和团状
建国前国内研究义和团状
清代国内商业交通考略
国内粤港关系史研究概述
洋务运动与国内市场
对太平天国内讧的一点看
叱咤国内晋商自古就驰骋
最新热门    
 
国内粤港澳关系史研究概述

时间:2007-3-10 10:49:14  来源:不详
影响,同时揭示这种关系形成的原因和现实意义。 

(3)文化史 

刘蜀永的《十九世纪香港西式学校历史评价》(《历史研究》,1989年第6期)一文认为香港的西式学校一方面被外国势力利用,影响中国的民族独立,另方面又成为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渠道,推动中国社会前进,具有双重历史作用。蒋刚、潘一宁的《冯平山与新会教育》(《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86年第2期)一文高度评价爱国港商冯平山在家乡新会兴办教育的行动。刘蜀永主编的《文化交流八十载——香港大学国内校友文集》(香港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一书,包括论文、回忆录和在内地的著名港大毕业生传略等,记述了孙中山与港大的关系,港大毕业生对祖国经济、文化建设的贡献,港大与中国内地的学术交流以及港大作为中西方文化汇合点所起的作用。刘蜀永的《19世纪香港主要英文报刊》(《新闻研究资料》,总第47期)和《19世纪香港中文报刊简介》(《历史教学》,1990年第5期)、陈华新的《近代香港报刊述略》(《广州文史资料,第45辑)等文章,对香港报刊的社会作用和对近代中国报业的影响均有评述。 

黄鸿钊的《澳门的开埠与中外文化交流》(《澳门研究》,第1期)和邓开颂的《十六至十八世纪澳门东西方科技文化交流的特点》等论文,从基督教、西洋枪炮、科学技术(天文学、地图学、西医药学、机械学和西洋艺术文化等)三方面论述了澳门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指出西方科技文化就是透过澳门这一渠道传入广东,再到内地的,因此,澳门和广东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历史地位。钟紫在《澳门的新闻传播事业》一文中,对1602年以来澳门的主要中、葡、英文报刊作了简要介绍,反映了澳门报刊的社会作用和对近代中国报业的影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