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没有相关中国历史
最新热门    
 
朴元熇明清时代徽州真应庙之统宗祠转化与宗族组织——以歙县柳山方氏为中心

时间:2007-3-10 10:53:26  来源:不详
厢屋倒塌废墟上,重建三间用于更衣和住宿的厢屋。方世环负担了约一半费用,方善祖增购了祀田并撰刻《重造厢屋记》石碑。从“重记”碑记可知,当时方善祖因全力撰修会宗统谱而无暇他顾,实际督造者是年过七旬的方村派的方正绫(注:《方氏会宗通谱》卷一八《歙南柳亭山真应庙纪事》)。至此,真应庙作为统宗祠的各项建筑臻于完备。

            三、真应庙的转化过程与宗族组织

    在研究祭祀方储的真应庙转变为方氏统宗祠的过程中,不由地产生这样的疑问,即真应庙始建的东汉时代它是否就是方氏的家庙呢?如若不是,那么它从什么时候起变成了方氏祠堂?这和宗族制的发展有何关系?方氏祠堂转变为统宗祠又说明了什么?为探究上述问题,不得不从真应庙始建的东汉时代开始考察。

    《歙南柳亭山真应庙纪事》的开头载有:

    东汉永元五年癸巳六月,黟侯储公薨于直谏,赠太常卿尚书令洛阳开国公,敕护归葬本邑专祠,墓在今淳安县东郭内,就墓立庙。而歙南柳亭山为黟侯潜修地,并立庙于柳亭山西小山上祀之。历晋、宋、齐、梁、陈、隋、唐、五代,虽世代久远,蒸尝祀事莫能悉纪,而我方氏子孙世守弗替。

    在这段记载中,引人注意的是方储死后建了两座庙。一个建在淳安县东郭内方储墓前,是汉代盛行的墓祠。另一个建在歙县柳亭山,就是本文要重点探究的作为日后柳山方氏同族结合核心的方储庙。这座方储庙在称作真应庙之前,多称为“仙翁庙”,也曾称作“黟侯庙”(注:康熙《歙县志》卷四《秩记》载:“真应庙在南柳亭山,一名仙翁庙,又名黟侯庙,祀汉太常尚书令方储。”)。笔者在《从柳山方氏看明代徽州宗族组织的扩大》一文中疏于考证,误以为这座仙翁庙在始建的东汉时代就是方氏的家庙(注:朴元@①:《从柳山方氏看明代徽州宗族组织的扩大》,《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现在看来,这座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