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没有相关中国历史
最新热门    
 
朴元熇明清时代徽州真应庙之统宗祠转化与宗族组织——以歙县柳山方氏为中心

时间:2007-3-10 10:53:26  来源:不详
被赐号“真君”。岁月流逝,祠堂倒塌,元代时其裔孙叶行权改筑祠堂于青山南侧,“为屋若干楹,中祀越国公,夹以两室,……自高祖而下主列于东室,高曾而上溯而至于苍梧列诸西室”。所云“苍梧”是指做过苍梧太守的晋代的祖先(注:冯尔康等:《中国宗族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纪念唐代名人叶真人的专祠由此便转变为叶氏宗祠了。

    仙翁庙和叶真人祠堂,一个纪念东汉时人,一个纪念唐代时人,二人的时代不同,但都是有神异卓行之人,他们的庙宇或本人都在北宋年间受到敕额或赐号。纪念他们的庙宇改建年代虽不同,一个在北宋,一个在元代,但在改建纪念他们个人专祠的同时,都转变为宗族宗祠却是一样的。

    北宋端拱元年转变为宗祠的仙翁庙,到126 年后的徽宗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其宗祠性质进一步加强。又过了3年,即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徽宗敕额“真应庙”。其经过,“纪事”中有如下记述。

    政和四年甲子,有司以天子命修葺洛阳公庙,裔孙仕燮考其后封侯伯以上及元英先生三十二人,绘像于庙壁之左右。七年丁酉,赐额真应。

    常建华以叶真人祠堂为事例,论述元代是名人专祠转变为宗族宗祠的时代。而真应庙的前身仙翁庙早在北宋初期就已转变为宗祠。这表明宋代以后出现的宗族制的新形态可上溯至北宋初期。

    常建华从北宋时代曹州任中正的“家祠堂”和兖州石介的“祭堂”探寻明代中期以后在民间广为流行的独立建筑物宗祠的起源。这个思路是对的,但应注意在此以前民间已有通过专祠或社庙转化而出现独立建筑物宗祠的事实。日本铃木博之在《明代宗祠的形成》中,曾推断“宗祠应是以祭祀某一个人的既有的祠堂为核心,藉宗族组织之形成为契机而产生”,其所分析的几则事例,颇引人注目(注:铃木博之:《明代にぉける宗祠の形成》,《集刊东洋史》71号,1994。)。总之,祭祀个人的祠堂虽有作为家祠的情况,但也有可能是墓祠、寺观立祠、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