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盘点史上神秘失踪事件
文化史上空前浩劫:懦夫
新中国第一套人民币上的
血吸虫改变历史:曹操赤
抗旨拒绝屠城:宋高宗仇
揭秘:历史上四川经历的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漫
震不死的四川精神:蜀地
揭秘历史上的军统天津站
黄河上的公路铁路第一桥
最新热门    
 
历史上的经济革命与经济史的研究方法

时间:2007-3-10 10:55:27  来源:不详
此,如果在20世纪以前中国历史上有可能出现"经济革命"的话,只会是中国的经济成长方式由"广泛性成长"向"斯密型成长"转变。

  3.经济成长方式的重大变化,实质应该是由只有"量的扩大"而无"质的改进"的"增长"(growth),向既有"量的扩大"、又有"质的改进"的"发展"(development)的转变。因此,"质的改进"也是这一转变的主要特征。而所谓"质的改进",主要表现为建立在重大技术进步的基础之上的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注:参阅Albert Feuerwerker,Presidential Address:Questions about China""s Early Modern Economic History That I Wish I Could Answer;Mark Elvin,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Stanford),1973,pp.306-316;Philip Huang,The Peasant Family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Yangzi Delta,1350-1988,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pp.11-13。)。因而不论是由"广泛性成长"向"斯密型成长"转变,还是由"斯密型成长"向"库兹涅茨型成长"转变,"经济革命"都以技术的重大变革和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为主要特征(注:费维凯说的在"斯密型成长"中技术变化不大,指的是这种成长方式确定下来以后不再有重大的技术变革。但他并未认为在从"广泛性成长"向"斯密型成长"转变时没有重大技术变革。)。有学者指出这种说法未强调制度变革(或者说生产关系的变化)的作用,这确实是一不足(注:道格拉斯?诺斯说:工业革命由组织变革和技术变革构成,是一个"组织变革和技术进步相互影响的过程"。详参Douglas North,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W.W.Norton & Company(New York),1981,pp.158-159。因此从工业革命的情况来看,制度变革与技术变革可谓经济革命的双翼,缺一不可。)。然而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来说,技术变革比制度变革的作用可能更为重要(注:按照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以技术变革为核心的生产力变化和以制度变革为核心的生产关系变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但前者显然居于更加主动的地位。西方主流经济学在讨论"工业革命"时,也把建立在重大技术进步的基础之上的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作为判断经济革命的主要标准。例如斯努克斯认为:工业革命是经济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构成了由持续的技术变革所驱动的近代经济成长时期和以前时期之间的分界线。在以前的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