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试论庚子北京义和团运动
论庚子事变和义和团反维
甲午战后台湾内渡官绅与
庚子那拉氏对外宣战原因
广东洪兵围攻广州军事舆
孙中山庚子惠州起义的性
庚子孙李关系与中国政局
庚子保皇会的勤王谋略及
 庚子国难 中的大刀王五
北仓小摆口 庚子抗外敌
最新热门    
 
庚子围攻使馆事件考

时间:2007-3-10 11:00:44  来源:不详
)上面说过,进攻法使馆的任务是由荣禄部队承担的。

  总之,我们不能依据荣禄的思想去推断他在使馆之战中“必定”会怎样行动,而应从实际出发,对他的行动作出合乎实际的描述和评论。

  

四、攻打使馆的决策者究竟是谁?

  

攻打使馆的基本力量是清军。那么,攻打使馆的决策者究竟是谁呢?有人认为,攻打使馆是载漪等策划的,西太后曾在刚开始时同意过载漪的主张,但几天后就改变了态度,转而支持荣禄的保护使馆的主张。使馆之战之所以未能立即停止,是由于载漪等自行其是,指使董福祥军继续攻打。按照这种说法,似乎载漪等已形成了一个能与西太后抗衡的权力中心。西太后本人在事后谈到攻打使馆事件时,也把主要责任推到了载漪等人身上。据吴永《庚子西狩丛谈》记载,西太后曾对他说:“我本来是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间,因洋人欺负得太狠了,也不免有些动气。但虽是没拦阻他们,始终总没有叫他们十分尽意地胡闹。火气一过,我也就回转头来,处处都留着余地。我若是真正由他们尽意地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打不下来的道理?”(《义和团》(3),第438页。)吴永认为,西太后这段话“是实在情节”,史学界不少人也认为真实可信,常常加以引用。但我认为,这不过是西太后在战争失败后推脱责任的遁词。如果西太后只是一时动气,对围攻使馆未加拦阻,火气一过就“回转头来”,那么,对使馆的猛攻怎么会从6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