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1944年纽约火车站美军告
渐行渐远:清代中叶朝鲜
日本广岛核爆受害者要求
杨贵妃的四种结局:流落
1954年烟嘴发明:一次可
日本驻美大使向二战时被
儿童节1950—2003:国家
中国最早全国运动会:19
外白渡桥锄奸记:1915年
1960年夏天饥饿的北京:
最新热门    
 
日本1995年清史研究概况

时间:2007-3-10 11:03:19  来源:不详
bsp;   思想·教育  关于近代中国知识界的思考,佐藤慎一《进化与文明》(《东洋文化》,东大·东文研,75),考察了20世纪初叶中国知识界的多种东西文明比较观。李恩民《清末中国的科学认识及其实践》(《史潮》新37),将甲午战争后10年间“启蒙”科学观的诞生及其实践置于变法运动的过程中,介绍了当时科学知识的普及活动。戴禾《福泽谕吉与梁启超人类观的比较》(《国际研究论集》,八千代国际大, 8—2),认为二者都能看到佛教无的思想,但体系却完全不同。

    关于教育, 小林善文 《中国近代的中学教育》(《神女大史学》12)和《清末民初时期的中国女子教育》(《纪要》,神户女大·文,28—1),分别论述了近代中国中学教育和女子教育的有关问题,是填补研究空白的力作。

    此外,gōu@④口雄三、伊东贵之、村田雄二郎合著《由此出发的世界史4》,《中国概观》(平凡社),通俗易懂地叙述了儒学社会的变化,中国革命史上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竹内弘行《中国儒学近代化论》(研文出版)亦已出版。

    说明:本文编译自日本《史学杂志》第105编第5号《1995年的历史学界——回顾与展望》。其中中国的明清部分和近代部分(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系由亲宫学和帆刈浩之分别撰写。考虑到清史研究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因而分别从中摘译出有关清史的内容,仍分为“清”与“近代”两部分,以存原貌。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礻右加右

        @②原字为修去彡加月

      &nb

 << 上一页  [11] [12] [13] [1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