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三国历史 >> 正文
诗人元稹与名妓薛涛的姐
诗人常燕生
钢琴诗人傅聪:苦行僧演
朱元璋的残忍:将诗人高
清代遂宁张氏家族诗人初
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书画
宫廷诗人宋之问上帝特选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
爱国诗人屈原简介
诗人荟萃之地,诗坛风源
最新热门    
 
寒素诗人陶渊明(图)

时间:2009-10-24 10:58:07  来源:光明日报
九遇食,十年著一冠”,“鸿雁乘风飞,去去当何极。念彼穷居士,如何不叹息”,可见他的基本身份还是属于衣冠士人。

    但在渊明看来,“士”的职志在于习诗书礼义,行道以济世拯人。当他以这种标准来看待士的内涵时,又觉得自己实际上不够“士”的资格。其《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自云:“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既然不能行道,甚至连“忧道”都做不到,就只能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其所忧也就不在道,而在贫。


    这样的行为,当然算不上是真正的士流了。这也是他说“聊为陇亩民”的真意所在。在传统的观念中,“士”是不需要从事田耕等体力方面的劳动的。《劝农》云:“孔耽道德,樊须是鄙。董乐琴书,田园弗履。若能超然,投迹高轨。敢不敛衽,敬赞德美”。这一番话,是为因习儒行道而不能躬耕的士人说的,认为只有他们可以不自食其力。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渊明自己甘心从事的农耕劳动,是在意识上自觉地从世俗理念中的那种不自食其力的“士”的身份中退下来,甘愿承认自己的庶民地位。庶民中农夫是以耕种为业,并且有赋税力役的义务,鲍照的《拟古》其六:“束薪幽篁里,刈黍寒谷阴。朔风伤我肌,号鸟为思心。岁暮井赋讫,程课相追寻。田租输函谷,兽藁输上林。河渭冰未开,关陇雪正深。笞击官有罚,呵辱吏见寻。不谓乘轩意,伏枥还至今。”这首诗写的就是一位汉朝的庶民阶级的寒士耕樵及纳赋、力役的情形,其实说的就是鲍照自己的庶民之士的艰苦、缺乏尊重的寒庶生涯。可见当时出身庶民的读书人,有一部分是直接从事农耕生活的。渊明没有提到他自己力役纳税的情形,他的社会身份大概比鲍照要高一些,也许他还是具有士族免赋役的特权。但《桃花源诗》中说道:“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说明他至少对庶民沉重赋税力役的负担的情形是熟悉的。

    在日常的诗文中,渊明也是每每自述“贫贱”,如“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驷马无贳患,贫贱有交娱”,“重华去我久,贫士世相寻”,“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好爵吾不萦,厚馈吾不酬”,如果说“贫”指是指经济方面,“贱”即涉及身份的性质,渊明所说的贱正是指无当世的高名显爵,差不多沦于庶民之流的社会处境。

    在门阀社会的评价标准里,寒素之士与庶民被视为“小人”,含有人格歧视的意味。《世说新语·方正》:“刘真长、王仲祖共行,日旰未食。有相识小人贻其餐,肴案甚盛。真长辞焉,仲祖曰:聊以充虚,何苦辞?真长曰:小人都不可与作缘。”

    这里所说的“小人”,是指不具士大夫身份的人,不是指其实际的道德修养与财富地位。渊明自认为“陇亩民”,已经超越这种以身份论贵贱的门阀社会的标准的。左思《咏史》其六借咏荆轲、高渐离表达其蔑视豪右、以人格自重的情怀:“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渊明虽然没有这样激愤之语,但其“蔑彼名级”的观念里,正包含这种轻视豪右,以寒庶自重的思想。

    为此,他寻找古代高尚道德的贫士、隐士的传统,确立一种“固穷守节”的贫士的行为准则,并且为被一般的士流轻视的农耕劳动找到了高尚的、甚至是合道的依据:

    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智巧既萌,资待靡因。谁其赡之,实赖哲人。

    哲人伊何,时惟后稷。赡之伊何?实曰播植。舜既躬耕,禹亦稼穑,远若周典,八政始食。

    这无疑是庶民阶级的高尚道德宣言,其实是针对当时的士族社会蔑视庶民,贬为小人的阶级歧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渊明在思想意识上与门阀士族有着根本的差异,其对躬耕行为和田园生活的审美行为的达到,正是植立于这种觉醒了的庶民阶级的道德观。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