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元朝历史 >> 正文
没有相关中国历史
最新热门    
 
温补派祖师李东垣:黄陵柏林上空的一抹霓虹

时间:2009-9-17 13:27:06  来源:陕西日报
;  北京人王善甫病状是小便不利,目睛凸出,腹胀如鼓,膝以上坚硬如裂,且饮食不下,用甘淡渗利之药无效。李杲诊治后找不到原因。他苦思冥想一直到半夜,突然混沌的脑海闪过一道亮光,他披衣而起,连声说:“吾得之矣!吾得之矣!《内经》上载,膀胱者,津液之府,必气化乃出焉。”第二天一早,他赶到病人家,开了阴药,一剂就见效。

    李杲用他高超的医术治好了许多垂危病人,使他名声大振,当时的人,都把他看作“神医”。

    从中原北返后,他寄居在鲁北东平、聊城一带,正式开业行医,一直干了6年。1244年,64岁的李杲在真定定居,临床之余,将多年经验体会著书立说。我们可以想象,那时他已站立在医学的峰巅之上,极目杏林,吸琼液佳酿,独辟蹊径创立了以“内伤脾胃”学说为主体的理论体系,写出了《内外伤辨惑论》三卷、《脾胃论》三卷、《兰室秘藏》三卷等,成为祖国医学的名著。

 
    慧眼识珠

    李杲不仅医术高明,而且为人正直、忠厚,世事洞明,人情也极为练达,绝非那种见风使舵的小人。他和著名诗人元好问的友谊就说明了这一点。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州市)韩岩村人。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七月初八,卒于元宪宗蒙哥七年(1257年)九月初四。他是我国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

    元好问生活的时代,正是金元兴替之际,金朝由盛而衰并被原来的臣属蒙古灭亡。在这样的大战乱大动荡的社会环境里,元好问也经历着国破家亡、流离逃难的痛苦煎熬,他因而患了重病,遍求良医不能痊愈。后来他找到李杲,李杲药到病除,两人结为好友。

    元好问当过金朝的中央和地方官,金朝灭亡后又拒不应聘做元朝的官,按理应被视为忠贞不二的名臣了。但由于两件事成为现代人所说的“有争议的人”,不少人骂他,“上累祖弥,下辱子孙”。

    一件是他痛心于金国被蒙古灭亡,对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年)金汴京西面元帅崔立投降蒙古和出卖金朝后妃大臣极为痛恨,但对崔立开门投降,客观上使汴京百万生灵免遭一朝全部涂炭死亡之祸又并不完全否定,因此,他被胁迫参与了为崔立撰写功德碑的重要政治事件,磨掉宋徽宗所立“甘露碑”字迹,刻上碑文。几天后蒙古兵入开封,大肆抢掠,碑立否不知结果。此事史称“崔立碑事”或“甘露碑事”。因撰写崔立记功碑文,有涉“名节”一事,成为别人对他指摘嘲讽的重要口实,他为此悔恨不已。

    第二件是他看到元朝的统治者比较高明,尤其对蒙古贤王忽必烈重视儒学、大兴学校,实行较利于发展经济文化的政策十分感激,就把金朝那54位“天民之秀”推荐给蒙古国这个“维新之朝”,在晚年与他的好友张德辉一起北去觐见忽必烈,请求忽必烈为儒教大宗师,忽必烈非常高兴地接受了。他俩又提出蠲免儒户的兵赋,忽必烈也答应了。

    尽管不少人攻击元好问,然而,李杲通过对元好问的全面了解,却一直支持他。他知道,元好问在金朝为官期间尽心竭诚,兢兢业业,关心国家兴亡,关心民生疾苦,当他罢职镇平县令,百姓老老少少对他恋恋不舍,敬酒惜别。他任南阳县令时,为当地人民争得减3年赋税,使人民有休养复苏之望。所以河南志书称他“知南阳县,善政尤著”。至于他和元朝中上层官员交往的事,是他为了完成《金史》的宏愿而迫不得已的行为。当金在败亡前夕,他就向当政者建议用女真文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