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首次亮相中,苏-27就给西方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1987年9月13日,北约成员国挪威的一架p-3b反潜机对前苏联[注: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СССР),简称苏联,于1922年12月30日成立,1991年12月26日解体。曾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22,402,200 平方公里),]进行空中侦察,并迟迟不肯离开。这时,奉命监控的一架苏-27突然从其机腹下面高速通过,硬生生地用垂直尾翼将p-3b的发动机开膛破肚,令其落荒而逃,这次行动使苏-27在西方获得了“空中手术刀”的绰号。
苏-27 资料图
本文摘自新华网 作者:佚名 原题为《苏-27战机:曾经震惊西方的“空中手术刀”》
冷战期间,两大阵营在武器研发方面一直比拼较劲。上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空军开始研发f-15重型战斗机。因此,超越f-15就成了苏-27的硬指标。
苏-27原型机于1981年首飞,随后于1982年开始量产。虽然比f-15的服役时间晚了七八年,但事实证明,这个“迟到的经典”并未令人失望。苏-27战斗机长21.49米,翼展14.70米,最大起飞重量33吨,作战半径1500公里,是一种机动性突出的重型多用途战斗机。
在首次亮相中,苏-27就给西方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1987年9月13日,北约成员国挪威的一架p-3b反潜机对前苏联进行空中侦察,并迟迟不肯离开。这时,奉命监控的一架苏-27突然从其机腹下面高速通过,硬生生地用垂直尾翼将p-3b的发动机开膛破肚,令其落荒而逃,这次行动使苏-27在西方获得了“空中手术刀”的绰号。
此后,苏-27还多次在航展上展示西方战机做不出的高难度空中动作,起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威慑作用。
一代名机诞生始末
苏-27是由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于六十年代末设计的一种前线歼击机,亦称其为拦截歼击机,北约代号“侧卫”(Flanker)。
当时,美国受前苏联全天候改进型米格-21D、米格-25原型机和米格-23原型机首飞成功的影响[注: 影响(之一)yǐngxiǎng【work in concert with;support by coordinated action】∶呼应;策应内外影响,同恶相成。],从1965年开始相继提出了F-15“鹰”重型战斗机计划和F-16“战隼”轻型战斗机计划作为美国空军未来的新主力[注: 主要的力量。-zhuli]战斗机,并形成“高低搭配”的概念。而与YF-16竞争轻型战斗机计划失败而落选的YF-17则被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