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世界历史 >> 历史战争 >> 军事评论 >> 正文
北海舰队老兵讲述中国核
探访日军太原集中营旧址
中国海军护航编队第100
印度媒体称中国强化三亚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中国的靖国神社情节,别
兵不血刃:其实中国不出
全解中国战略威慑利器:
中国的突破口在南海:推
先台湾后南海,中国收复
最新热门    
 
中国该醒醒了,专门打澳大利亚的痛处!

时间:2009-9-3 22:30:59  来源:西陆军事

近来中澳关系有点僵,而这主要与一个女人有关,她就是热比娅。在新疆7·5事件后,世维会领导人热比娅被中国认定是策划暴乱的分裂分子,然而墨尔本国际电影节的主办方仍然决定在8月8日放映关于热比娅的记录片,导致原来准备参加该电影节的7部华语影片退出。澳大利亚官方也不顾中国的严正交涉与强烈不满,决定给热比娅发放签证。最终,热比娅不但出现在首映式上,还对澳新闻界发表了公开演讲。这一切不只影响到中澳官方关系,更值得关注的是,它在两国民间激起了严重的对抗情绪。许多澳大利亚人认为允许热比娅入境是正确的,而中国老百姓则通过网络等各种舆论平台对此进行了愤怒的声讨。迄今事件已过去了十多天,但彼此间的不信任甚至是敌视仍在持续发酵。在澳大利亚,诸多媒体密集攻击中国。而在中国,根据环球网23日就"缓和中澳关系的出路在哪里"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74%的网民认为澳大利亚应多做让步。
 
在同一时期,中澳间还发生了力拓案,但在两国民间引起的关注就相对小得多。这主要是因为,热比娅访澳风波涉及到对各自社会价值的关注与维护,从而牵动了两国人民最敏感的神经。在许多澳大利亚人看来,放映关于热比娅的纪录片以及允许其访问澳大利亚的目的是"允许不同观点的表达",是必须坚持的"民主自由权利"。而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看来,热比娅是煽动民族分裂、破坏国家统一的疆独分子,澳方的行动是为其"提供反华分裂活动的舞台"。双方的对抗实际上已演变成一场"自由"对"统一"的价值之争,而造成这种冲突的深层次原因是双方的历史文化差异。澳大利亚人认为自己是民主社会,有的人可能不同意热比娅的观点,但却赞同允许其入境并放映她的纪录片。而中国人在经历了近代以来的列强入侵、领土沦丧以后,特别是目前仍然面临着藏独、疆独、台独等问题的现实困扰时,很自然地把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因此极力反对一切有可能助长分裂的活动。作为两种社会价值,"自由"与"统一"完全可以有机结合起来。没有人愿意相信,崇奉自由的澳大利亚人民会不希望维护自己国家的统一。也没有人能够否认,致力于统一的中国人自近代以来一直在追求自由、民主这样的崇高目标。
 
但是,由于热比娅访澳事件,原本友好的两国人民竟然发现彼此置身于一场紧张关系之中。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在一件偶然事件的刺激下,变成一次现实的价值冲突。事实上,中澳两国近些年来发展良好,没有多少利益纠葛。双边的贸易关系也发展很快,2007年中国成为澳第一大贸易伙伴。虽然这次的力拓案以及波折起伏的铁矿石谈判反映了双方的利益分歧,但从长远来看,中国作为重要的铁矿石消费国而澳大利亚作为重要的铁矿石生产国,双方之间更多的是合作而不是竞争的关系。双方政府也意识到这一关系的重要性,前些天达成的价值500亿澳的液化天然气合作协议就是一个证。总体上看,在过去的双边关系中,澳大利亚不像其他的一些西方国家经常把利用疆独、藏独和台独势力作为杯葛中国的工具。而在中国眼中,澳大利亚的形象也要较其他多数西方国家友好得多。但是,这次事件却几乎颠覆了双方在彼此眼中的形象,特别是大大增进了双方民间的恶感,不能不说是一件相当不幸的事情。
 
这种不幸还在于,要改变官方政策易,要扭转民间认识难。一旦某种不良形象在两国人民心中形成,要根除它将是一件长期而艰难的事情。此外,民间关系是官方关系的基础,大众的认知与媒体舆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政府的决策。这些情况说明,即使中澳关系可能会因为官方采取的举措而得到改善,但此次摩擦留下的划痕很难在短期内消除。
 
要恢复中澳关系的基础,就必须恢复两国的民间信任。两国人民需要通过相互理解、相互适应来弥补这种并不值得期待的价值冲突。对中国人民来说,有必要了解到在西方社会不同观点的表达是一种常态。在是否支持疆独等问题上,我们更应该关注澳大利亚官方的立场。而对澳大利亚人民来说,也有必要意识到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对于中国人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应该在这样敏感的问题上刺伤中国人民的感情。即使是在西方社会,社会与媒体的自由也不是毫无禁忌,如宣传种族主义就受到严厉禁止,而禁止纳粹和反犹则成为几乎无需明说的"政治正确"。在这方面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