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考古发现 >> 考古历史 >> 正文
安徽固镇垓下大汶口文化
安徽双墩发现一座汉墓
空探蚌埠禹墟新发现  将
安徽蒙城文物普查又有新
安徽蚌埠禹墟发现一尊罕
安徽禹会遗址第三次发掘
安徽蚌埠发现汉代古墓葬
安徽宿州发现高级首领墓
安徽宿州惊现高级首领墓
安徽庐江六安发掘数百座
最新热门    
 
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发掘

时间:2010-3-18 9:27:16  来源:不详
压。同时,在白土面上,还分布有若干个圆形圜底浅坑,一般直径为1米,深0.5米。其剖面也是堆筑或铺垫的白土、黄土上下叠压,显然是人类有意而为。

   第二,火烧堆,位于台基的北部中央,为东西长4米呈椭圆形分布,其迹象是在白土面之上又铺垫一层灰土,再进行烧祭,从烧烤的程度看,应该经历了一定的时间和规模,从而把地面烧的平整、坚硬。尤其是烧面西侧的沟槽,为烧祭活动附入了复杂的内容。

    第三,方土台,位于火烧堆南侧,呈1米见方,现存高度为1米。该土台是在白土面上重新挖槽堆筑(板筑)而成。土台的质地具有一定的密度和硬度,明显的显示了是经过人力作用所为。
第四,长方形土坑,位于方土台南侧,坑呈东-西向,为南-北并列布局,坑的长、宽、深分别为1~1.3米、0.4~0.7米、0.3~0.4米,坑边不甚规则,但间距基本在0.3~0.4米之间。特别需要提及的是,在每个坑的西端都有一个圆形柱洞,从而又构成了其中的复杂内容。

    以白土覆盖的祭祀台基面,是禹会村遗址最主要的文化现象,而其白面上的多种迹象,又构成了祭祀过程中复杂的内容,也从中显示了祭祀的规模和形式。

    另外,位于祭祀台基面中部的方土台西侧,存在有一条南北长30.6米,东西宽0.9-2.9米,深0.6米的灰沟,沟内填土除包含有较多的红烧土块、草木灰、磨石、麓山绿石料外,龙山文化的陶片和被火烧过的兽骨极其丰富,由于灰沟与白土面属于同一层位,又与白土面一米之隔,由此可以看出,沟内遗存与祭祀台基紧密相关,是祭祀过程中的重要附属设施。包含物中的器物残片,陶质酥松,成型者较少,其中,出土的陶塑造型,极富研究和观赏价值,应该具有一定的含义。

   祭祀坑的发现,丰富了祭祀的内容和规模形式。

   在相距大型祭祀台基约100米的西南部,所发现的小型灰坑内,均有单件较完整的陶器或磨石出土,呈现出与同期遗址中一般灰坑的明显区别。除此之外,还发现了三个埋藏有别的大型祭祀坑。

    编号JSK1者,平面近圆形,剖面呈口大底小状,东西长3.6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