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前室为穹窿顶,其南北进深2.3米、东西宽2.33米、残存高度1.65米。后室为拱顶,其南北水平进深2.3米、南宽1.2米、北壁宽1.1米。
出土文物主要集中在甬道内,墓志放置于木门的位置,其它器物在甬道后部。共出土随葬器物91件(组)。由墓志知墓主为北周上大将军鹿基诞夫妇合葬墓。鹿基诞在北周灭北齐的并州之战中阵亡,死时年仅三十五岁。北周武帝念其功绩,追赠上大将军、谥曰壮公。其妻刘氏在隋开皇二年拜河内国大夫人。开皇十三年卒,十五年合葬于此。
由墓葬结构看,该墓建造于北周,墓主应葬于北周时期。北周时使用木封门。其妻刘氏隋开皇十五年合葬,置石门墓志。
该墓的发掘为研究北周、隋代诸多器类的发展演进提供了标准器,为研究北周葬制提供了实物资料。
已发掘完毕的M92为五天井的斜坡砖室墓。墓葬全长43米,深10米。墓前有石质碑座,墓周围有围沟,其中南围沟长73.9米、东围沟长77.3米、西围沟77.2米、北围沟西段长33.9米、东段长26.7米。中间留有通道。东围沟向北延伸44.5米,西围沟向北延伸16米。
在围沟内发现有高达60厘米的陶质十二生肖俑,按子午方向进行排列,目前发现11件。鼠俑因后期扰动已不存在。由墓室内发现的文官俑的残件及壁龛内出土的陶俑分析,M92时代应在天宝年间前后。
以前主要在墓室中发现有十二生肖俑陪葬,地面出土的十二生肖俑曾在昭陵发现有石质生肖单体。此次发现说明唐代埋葬制度应该有地下和地面两个系统。十二生肖俑的发现,其作用应和方位、计时及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陶窑
目前共发掘陶窑19座,有单体窑和组窑两种。最多的一组有5座陶窑。这些陶窑作坊的性质各有不同,从实际发掘看,有些陶窑以烧制砖、瓦为主,有些以烧制陶器为主。
其中Y1~Y5为一组窑,五个窑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