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考古发现 >> 考古历史 >> 正文
中美合作考古发现:晋城
玉蟾岩遗址中美合作成果
《翁同龢文献》与中日甲
珍贵的合作社账本
『史前时期的中日文化交
【历史钩沉】迪化公务员
中日合作 完成新疆丹丹
中日合作使新疆沙漠中1
中日合作完成新疆丹丹乌
中日合作完成新疆丹丹乌
最新热门    
 
中日合作炉霍呷拉宗遗址考古发掘获重要收获

时间:2010-5-7 11:10:11  来源:不详


 

 

      呷拉宗遗址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炉霍县仁达乡呷拉宗村的东南部,处于鲜水河左岸的缓坡地带。
      2009年9月至10月,中日联合开展的“西南地区北方系青铜器及石棺葬研究”项目的第二期发掘在此展开,本次发掘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日本九州大学考古系、甘孜州文化局、炉霍县文化旅游局组成。结合课题本次发掘300平方米,共清理冶炼遗存1处,石棺葬14座。取得了重要收获,现介绍如下。

    冶炼遗存

     冶炼窑炉位于遗址的东南部的缓坡地带,茶马古道横穿其间。窑炉结构为馒头窑,炉上部在修建道路时遭破坏。平面呈椭圆形,长1.6米,宽1.4米,深1米,窑底带有一较长的呈斜坡的通风道。窑炉底部的堆积明显可分为6层,除上下两层为红烧土外,中间夹杂有石块堆积、灰土堆积、铁砂堆积和烧结堆积。其中在窑炉底部的第4层中,采集到大量的铁砂。结合在窑炉北部的鲜水河左岸采集到的大量的铁砂和“呷拉宗”藏语地名(铁匠铺)的含义,初步推测该窑炉的冶炼性质为冶铁。
 
     清理表明,在窑炉废弃后,炉中分别放置过两具人骨和牛肢骨、羊头骨和大量的其他动物骨骼,并且这些骨骼和大量的石块堆积在一起,同时人骨表现异常。其中1号人骨,处于窑炉上部的北部,呈侧身屈肢葬,右下肢骨明显异常,初步观察的结果是该人骨右腿残疾,而且时间过长,肱骨和胫骨出现了明显的萎缩变异。2号人骨处于窑炉下部,呈俯身屈肢。该人骨随葬有陶罐、铁带钩、铁刀和铜耳坠等物,且和大量的石块堆积在一起。与同时期石棺葬的墓葬形制、尸骨的处理表现处完全的不同。

    从2号人骨出土的器物推测,其年代在东汉时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