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考古发现 >> 考古历史 >> 正文
贺兰山腹地的两处西夏瓷
从灵井遗址看中原地区新
新论摘要——《中原地区
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5
中原文化在河西的传播与
声势浩大的中原地区庙会
贵州腹地一处神秘景观 
中原发现大型恐龙化石 
中山大学专家考证粤语是
最新热门    
 
中原腹地首次发现石叶工业--河南登封西施遗址旧石器时代考古获重大突破

时间:2011-02-27 11:23:11  来源:不详

    2010年5至7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发掘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镇西施旧石器遗址。经过为期近两个月的工作,揭露遗址面积近50平方米,出土各类石制品8500余件,发现距今25000年的史前人类生产石叶的加工场。该遗址地层清楚、文化遗物典型丰富,史前人类生产石叶各环节的遗存均有发现,完整保留了旧石器时代居民在此处理燧石原料、预制石核、剥片、直至废弃等打制石叶的生产线或称操作链,是我国及东亚大陆腹地首次发现典型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叶工业遗存。

    遗址地貌、地层与埋藏情况

    西施旧石器遗址所处位置属于低山丘陵地带,区域地势整体上呈北高南低。海拔高度约270米,黄土堆积发育。遗址北边出露的基岩为石英砂岩,南边则属于石灰岩,部分石灰岩基岩中夹杂有燧石团块,是西施遗址生产石叶的原料产地。遗址位于两座低山之间的平缓谷地上。属于淮河水系的洧水河发源于遗址西北方的石板道,由西北向东南流经遗址的南侧,上游部分目前已经干涸,但河道仍清晰可辨。西施旧石器遗址就坐落在洧水河该河段左岸的二级阶地之上。

    西施旧石器遗址包含上下两个文化层。其中,②b层为上文化层,该层仅出土1件燧石的石片,应是人类在此处经过时偶然丢弃的结果。②c层为下文化层,该层在距地表250~280厘米的深度范围内集中出土了8000余件石制品,是人类在较短时间内打制加工石器的结果,构成西施旧石器遗址的主要文化层。

    石制品出土产状和风化磨蚀程度的统计分析说明,下文化层出土石制品的长轴分布非常平均,倾向分布则比较分散;可拼合的几组石制品在水平深度上的差异普遍较小;除零星的几件石制品外,绝大部分石制品都没有风化磨蚀的迹象。因此,西施旧石器遗址的下文化层属典型的原地埋藏类型,当是该遗址的使用者在此进行生产石叶的活动的原地保存,所留下的遗物包括石屑碎片等均未受到流水等自然因素的明显作用。

    主要发现

    1.典型的石叶加工场

    除上文化层出土1件燧石石片外,西施遗址出土的各类石制品,均发现自下文化层。这些石制品主要分布在发掘区的东北部,集中在南北长约6米、东西宽近4米的范围内。大部分标本在剖面分布也很集中,分布在上下20厘米左右的范围内。石制品种类包括石锤、石核、石片、石叶、细石叶、工具,以及人工搬运的燧石原料等。数量更多的是石器生产的副产品,即断、裂片、断块、残片与碎屑等。这些石制品及其分布状况,清楚地展示出该遗址石器加工的技术特点,完整地保留了石叶生产的操作链。

    石制品大者有长度近100毫米的燧石石块,小者为仅有数毫米的剥片碎屑。石制品大小混杂、且以生产石器的副产品占主导地位的情况说明,西施遗址的主要功能区应该是生产石叶的场所。部分石制品,包括石核与石片等可以拼合,以及石制品主要堆积的厚度有限等特点则说明该遗址的占用时间很有限。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利用附近富集的燧石原料,集中生产石叶与石叶石核。并将适用的石叶以及石叶石核带离遗址去其他地点使用。

    2.石叶及相关制品

&nb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