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考古发现 >> 考古历史 >> 正文
河北邢台发现5座古代墓
南水北调河北段发掘出土
河北唐山丰润区发现一寺
邯郸赵王城遗址城垣建筑
河北省永年申氏家族墓地
河北卢龙蔡家坟 疑是两
揭“孤竹国”面纱考古队
河北邯郸市抢救发掘一唐
河北省邯郸市发现明代石
河北永年申氏家族墓地考
最新热门    
 
河北邯郸赵王城东周城址

时间:2011-04-18 13:26:47  来源:不详
体应有的高度推测或许应该有第4层。 根据现有的发现及城垣高度的推测,其内侧的台阶级数应该在3—4级。城垣内侧建造成台阶状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台界面铺设瓦层,即为城垣的防雨排水设施。这种形式的城垣内侧结构,是东周城市城垣建筑形式的唯一实例,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

    2、城垣内侧防雨排水设施

    城垣内侧普遍修建有防雨排水设施,包括3种类型:

    其一是城垣内侧台阶面上用板瓦、筒瓦相配,铺设成斜坡状瓦面顶,类似房顶的瓦覆盖面,简称“铺瓦” 。

    其二是用陶制排水槽修建的坡道状水槽道,简称“排水槽道”,相隔一段距离铺设一条,西城南垣2、3号两条排水槽之间的相隔间距为27米。铺瓦与排水槽道相结合,共同构成城垣内侧完整的防雨排水建筑设施。 

    其三是城垣内外两侧的散水面,系用卵石铺设,宽0.6-1米。 

    三种类型的城垣防雨设施,相辅相成,共同担负了城垣的防雨排水功能,此种建筑形式在其它东周城市遗址中尚未有发现,因此尤值得关注。铺瓦的功能一方面是将夯土墙体遮盖避雨,另一方面还是城垣顶部雨水下泄的接受面和通道,兼承着城垣本体的防雨与泄水两方面功用。在城垣内侧,多层铺瓦和散水构成的梯级阶面,形成了多层落差泄水的形式。

    排水槽道的功能主要是泄水,将城垣顶部的大量雨水直接快捷下泄至地面,以分担铺瓦的一部分泄水功用。单体的陶制排水槽形似簸箕状,横断面凹形,平面近似正梯形,顶窄底宽,箕面近底沿处(6—7厘米)左右装设2个凸起的顶扣,以便排水槽两两衔接时防止滑落。排水槽的安装方式是:在城垣内侧自墙体顶部向下开设斜坡状沟槽坑,然后放置排水槽并一一衔接铺设好,最后形成坡状排水槽道。

    排水槽道的维修与增补铺设部分,是城垣建筑遗迹的一个重要新发现。在西城南垣2号排水槽道,发现了在原有排水槽道的正上方重新铺设排水槽的现象:下层排水槽道在第3层台界面依壁而斜立,而后来续建的上层排水槽道则将第3层台界面用土填塞成斜坡状。因此两条排水槽在第3层台界面形成一个间距,最大处有0.7米,向下部分逐渐接近最后重合为一。排水槽道维护修补遗迹的新发现,修正和扩展了过去对赵王城城垣排水槽道结构形式的认识,对全面研究认识赵王城城垣建筑具有重要的意义。

    3、城垣外侧防御壕沟系统

    长期以来由于考古发现的局限,对于赵王城的城壕情况不太明了,以至于认为不存在城壕。近几年的考古发现表明,赵王城不仅建有完整的内壕防御系统,还包括南垣以南1000米处的外围壕沟。

    西城南垣外侧的城壕,北距城垣基约17-19米左右。断面大致呈倒梯形,口部宽10、底宽2.4、深3.8米。

    西城南垣以南约1000米处的郑家岗附近,发现有东西走向的外围壕沟系统,与南垣基本平行,由三条平行壕沟组成,间距10米,目前钻探探明的长度约1100余米。三条壕沟的形制结构基本相同,开掘在生土层中,被战国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