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广高速连州段工地先后发现大量古墓
涉及晋、南朝、隋唐、宋等多个朝代[注: 【中国】 朝代:指整个王朝,也朝代讲时:指整个王朝,也指某一个皇帝的一代。 朝代 熟记口令 (1) 夏商周秦西东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又十国 辽宋夏金元明清 (2) 夏商]
出土陶瓷器、铜钱、装饰品等文物200余件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发布的《二广高速连州段考古发掘报告》显示, 鉴于二连浩特至广州高速公路连州段施工现场有大量古墓葬露出工程作业面,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受省文物局委托,从去年11月至今年4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分两组开展田野考古勘探及发掘工作,共发掘晋、南朝、隋唐、宋等多个朝代古墓葬共计110座。
据悉,出土陶瓷器、铜钱、装饰品等文物共200余件,为国家文化遗产[注: 文化遗产,中文在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简称《世界遗产公约》),]保护及考古科研提供了一批珍贵的实物资料。
发现华南罕见唐代人骨架
据连州市文博部门透露,这次考古工作,经确认并发掘的古墓葬以南朝和隋唐的居多,范围涉及连州市丰阳镇、西岸镇、连州镇三个镇共30公里长的二广高速公路施工路段。有关人士首次在西岸镇唐墓考古发掘中发现保存比较完整的人骨架遗存。据悉,唐代人骨架的发现在整个华南地区都很少见。
《二广高速连州段考古发掘报告》还披露,此次考古发掘出相当数量的纪年铭文砖,为区分和判断连州地区甚至整个广东地区南朝至隋唐时期的墓葬年代树立了可靠的年代标尺;丰阳镇松树塝墓地还首次发现龙纹墓砖,是广东地区甚至华南地区首次在唐代墓葬中发现的龙纹墓砖,同时也为研究中国龙纹在唐代的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形象资料;首次发现砖室墓铺底砖下铺垫成对的鹅卵石的特殊葬俗;部分墓葬中心铺底砖下腰坑的发现为中国墓葬制度中腰坑现象的发展演变及其区域分布的变化提供了新的证据和实例。
目前,当地文物管理部门已对古墓现场进行了保护,等待省文物专家到来进行进一步的考古研究。
连州古为繁荣城邑
据悉,连州发现的最早的墓葬距今约2400年,与所推测的楚国[注: 楚国,又称荆、荆楚,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楚国祖先族姓芈,熊氏。最早兴起于古荆州之地的楚部落,灭于秦国。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南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