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汉瓷莲花座。

北宋[注: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繁荣的王朝。它于公元960年由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到公元1127年政权南迁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北宋,定都开封。]青釉瓷薰盖。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东风中路S8地块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刘力勤 李启俊 摄
7月29日下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公布了一个重要考古发现:从今年2月底开始,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东风中路转仓边路地段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经过近半年的努力,揭露面积350平方米,清理汉至民国时期水井近40眼,发现大型汉代木构水渠和唐末五代时期大面积垫土等重要遗迹,出土了大量各类遗物,其中可修复文物超过400件。
在长约12米、宽约10米、深约5米的探方旁,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易西兵向记者介绍:“从地表到我们目前发掘到的水面大约有5米,这5米不同的土层包括从东汉[注: 东汉(公元25年~220年),又称后汉,是中国古代继秦朝和西汉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由光武帝刘秀建立。二十四史中的断代史—《后汉书》,即记载了上起光武帝,下至汉献帝的东汉一朝共196年历史。]、晋、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到民国时期近2000年的时间跨度。也就是说从这5米就可以看到广州近2000年的历史变迁!”
据了解,该地块由广州珠江实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建筑方主动联系市考古所,展开考古勘探,结果发现了重要文物线索。
重要发现一:东汉水渠东风路东汉时是一片水域
东汉木构水渠,是本次考古过程中令专家最为惊喜的发现。在整个工地内,考古专家发现的最早人类生活遗存为东汉时期,包括生活面、木构水渠和水井。水井口部距地表3.5米,圆形井坑,木构方形井圈,内长0.76米、宽0.72米,共4层木板,残深1.16米。井内出土方格纹陶罐、釉陶双耳罐等器物。
&n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