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套木嘎遗址一期遗存陶片
后套木嘎遗址四期(汉书[注: 《汉书》-《汉书》,又名《前汉书》,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列传”为“传”,改“本纪”为“纪”,无“世家”。]二期文化)陶壶
后套木嘎遗址位于吉林省大安市[注: 地理位置 现今在辽宁海城南营城子。 历史 历史曾为高句丽所有。-anshi]红岗子乡永合村西北的漫岗中段,新荒泡的东南岸。遗址海拔152米。岗顶高出西北侧湖面约6—12米。遗址面积141万平方米,遗存密集分布区55万平方米。该遗址1957年调查发现,此后李莲、张忠培、陈全家等先生先后对其进行过复查。从调查发现来看,该遗址包含了新石器时代[注: 新石器时代(Neolithic Period)指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年代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青铜时代和辽金等多个时期的遗存。1999年,该遗址被确定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4月,为加强新颁布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推行及探索吉林西部古遗址保护面临的紧迫问题,由吉林省文物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和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建“吉林省田野考古实践与遗址保护研究基地”,并最终选择大安[注: 大安市-大安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在东经123°08′45″—124°21′56″,北纬44°57′00″—45°45′51″之间,属中温带季风气候,]后套木嘎遗址及其周边区域开展有计划、有步骤的考古工作。
2011年7—10月,在初步勘探和测绘的基础上,基地选择了后套木嘎遗址A区的西南部进行了发掘。共布5X5平方米探方63个,实际发掘面积1505平方米。除5个探方完全发掘至生土之外,绝大多数探方只发掘完第二层(黑沙土层)及其下开口的遗迹,第三层及其下开口的遗迹计划于2012年夏秋继续发掘。本年度共发掘墓葬67座,灰坑152个,沟14条,房址7座,出土可复原陶器140余件,以及数量较多的小型铜器、细石器、骨器等人工制品;大型石器只见少量磨盘、磨棒与石斧。经初步分析,遗存分属四个时期。发掘中还搜集到大量的蚌壳、鱼骨、兽骨,为研究各时期的经济形态及环境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n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