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考古发现 >> 世界文化 >> 正文
 行歌坐月 是哪个民族的
砀山婚俗趣事
韩国风情汉字和泡菜
天津 意式风情街 ;贫嘴
岭南风情第一街——西关
滇东北彝族传统婚俗记
婚俗风情系列--请媒
婚俗风情系列--访亲
婚俗风情系列-- 合八字
婚俗风情系列--迎娶
最新热门    
 
婚俗风情系列--迎娶

时间:2007-3-8 11:52:50  来源:不详
男婚女嫁,热闹喜庆的是男方家。那女方家,姑爷上门迎亲时还算热闹,一旦姑娘出了门,上了轿或轿子船,虽说也满堂亲友,却一下子冷清了许多。在家住了多少年的丫头,就这样到别人家去了,当父母的心里头也不好受呢。此刻,男方家则是另外一种情景,众亲友愈忙愈有劲儿,新娘子快进门了。放眼望去,四周的布置也满是喜气。门窗上喜联很是鲜艳。喜联多半按老理儿写,譬如大门上,通常便是“福来俱是五喜到定成双”,那新房门上更为醒目:“红梅多结子绿竹广生孙”,横批“螽斯衍庆”。要是讲究的人家,堂上还得挂喜联、喜幛。

当地人娶亲,要么用花轿,要么用花船(亦称轿子船)。

据说,用花轿迎娶并非祖上传下的规矩,而是待嫁女争取所得。本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够受的了,若是不拘礼仪而成亲的,日后夫妻斗嘴,丈夫一开口便是:“死不要脸,自个儿跑过来的,又不曾八抬大轿去抬。”你看看,人家不争较,反成了罪过了。既然如此,嫁女儿的也不能这么为低,把姑娘给人家欺。久而久之,女方家就针锋相对,提出守亲改为迎亲,不拘礼仪为花轿迎娶。如此一变,日后丈夫再有什么话出来,妻子便会理直气壮:“怎么啦,姑奶奶不是没门槛的人家出来的,三媒六证不缺,花轿迎亲不少,想休便休,门都没有!”花轿迎娶,就这样成风定俗了。旧时人家花轿挺讲究的,周正得很,有如古戏中常见的那般,更讲究的还用点灯的花轿。如今人家,似乎不及从前那般讲究,有的花轿出自当地村民之手,一张大桌子,桌面朝下,四脚朝上,架上顶盖,红布一扎,喜联一贴,即可。现时,也有专门从事花轿出租的生意了。一顶轿子,租金有多有少,上档次的,还配乐手,得另外加钱的。不过挺好,省事,租来的花轿也好看、周正。

里下河多水乡。水乡人家娶亲,得用花船。讲究排场的人家出动三条船:最前面的一条,舱里尽是吹鼓手,一般是6个人,用钱请来的,娶亲时吹奏些诸如《游龙戏凤》、《刘备招亲》之类的戏曲儿,吹吹打打,自演自唱,十分热闹,这船叫“乐船”。居中间的一条,舱里摆花轿,轿前放两张方凳,专给新郎和陪郎坐的;轿后放张方桌,上有棉被、席子和一对花枕头,这船叫“轿子船”。最后的一条是空的,显而易见是装嫁妆用的,自然就叫“嫁妆船”。多数人家,只需四根船篙、两条船,便够了。随着时光的推移,在乡里迎娶的轿子船,靠船篙撑的少了,机动船多起来。原本上轿子船的角色,以有力气的为主,渐渐地变成亲友中一些有声望、有脸面的人物了,给男方家撑台面是其一,更关键到女方家中多少能说上话,娶亲就不那么麻烦。在当地,原本没有什么事情的,到了嫁女儿多少都会生出些话来,仅靠媒人调停未必奏效,这些人出场,管用得多。

迎亲必备的“盒担”,按常规是些鱼肉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