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孔子 >> 正文
毛卫平 ·〖和谐哲学:
陈卫平·〖马克思主义与
陈卫平 ·〖当代中国普
张祥平 ·〖社会6公理与
郑国华
郑国忠
郑国顺
郑国南
郑国仲
郑国章
最新热门    
 
郑国平·〖试论袁枚美学思想与儒家美学思想之异同〗

时间:2010-6-29 11:13:58  来源:不详
道德的内容。也就是说,美和善必须统一,内容和形式必须统一,“文”和“质”必须统一。根据这一观点,孔子提出了他对艺术的审美标准。《论语》记载: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 ,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是孔子的审美标准,儒家美学认为艺术表现的情感不能过分,应有所节制,要“思无邪”。而这种节制感情的东西就是道德规范的“礼仪”。符合“礼”的规范,就符合审美的标准。郑声的情感过分强烈,超过了一定的限度(“淫”),不符合“礼”的规范,所以不是审美的情感。《毛诗序》说:“发乎情,止乎礼义。”要以礼节情,以礼约情,儒家的美学思想体现了其中庸之道的哲学基本思想,它允许一定程度的感情抒发,同时又要求情与礼的统一,艺术美与道德美的统一。
    而恰恰是在这一点上,袁枚的审美价值取向与儒家美学观点有着根本的不同。袁枚的思想是比较自由解放的。他对当时统治学术思想界的汉、宋学派都有所不满,认为“宋学有弊,汉学更有弊;宋偏于形而上者,故心性之说近元(玄)虚;汉偏于形而下者,故笺注之说多附会”。他还认为六经“多可疑”,“未必其言之皆当也”,“亦未必其言之皆醇也”。袁枚的思想就是要独抒性灵,表现诗人的真性情:“诗,性情也”。“诗者,各人之性情耳。”“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这里所讲的“性情”“性灵”都是“先天真性情”。有性情而后真,诗歌表现的真性情应该是自然完美的流露,而非人为的强制。他说:“诗者,心心声也,性情所流露者也。”性情是诗歌的源泉,有性情才有诗:“诗,有情生也。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朽之诗。”“性情者源也。词藻者流也。”诗人只有具备了真的性情,才会有性灵情真的诗作:“人必先有芬芳悱恻之怀,而后有沉郁顿挫之作。”只有做到性灵情真,是人才会即景生情,情景交融,化工肖物,着手成春,才会创作出不朽之作。在袁枚有关的诗歌论述中,他总是把诗与情联系起来,以说明诗歌性灵情真的审美特征。概而言之,他认为诗歌应表现诗人的真实情感,历代不朽的传世佳作都是诗人真性情的完美表现,优秀的诗歌都离不开诗人的真实性情。诗歌创作要进入佳境,诗人的性情要达到如痴如醉的境地,诗人的性情是诗歌创作的源泉。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