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人物介绍 >> 世界人物 >> 历史名人正文
马克思《资本论》唯一提
还原中国第一性学家:曾
历数中国历史上最没正形
影响中国3000年娼妓业历
中国唯一一位当了三次“
张学良家族在召唤 中国
章含之与中国的三个风云
纺织女工成为中国副总理
台儿庄战场上的中国军队
中国最强势富豪荣智健:
最新热门    
 
中国士大夫的沉沦:“陈伯达现象”再思考

时间:2009-4-17 22:59:45  来源:文摘报

“文革”作为一场大灾难已经过去,然而“文革”留给人们的反思是无穷尽的。“陈伯达现象”便是值得探索的反思课题之一。

通观陈伯达85个春秋的人生之旅,可以发现,理论一旦被奴性和媚骨所玷污,只能成为换取官阶的贡品,从此与真理无缘。“陈伯达现象”之所以成为一种“现象”,则是因为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于张春桥、姚文元、王力、关锋、戚本禹等“秀才”身上。

陈伯达在理论研究中,最初是独立存在的

陈伯达号称“理论家”、“中共中央一支笔”。我在写《陈伯达传》时,曾查阅他数百篇文章及十几种单行本。陈伯达是诸多重要历史文献的执笔者之一(有的是他主稿),包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农业合作化的决议》、《人民公社六十条》、《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二十三条》)、《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即《二十五条》)、《五一六通知》、《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等。

陈伯达在理论研究工作中,最初是独立存在的。新启蒙运动是文化思想上的一场自由与民主的运动,在当时颇有影响,陈伯达是这一运动的发起人,他把自己所写的一系列关于新启蒙运动的论文编成一本文集,取名《真理的追求》,由新知书店于1937年3月出版。陈伯达早年的这些论文写得洒脱,思想无拘无束,他的意识是独立的。他所发动的新启蒙运动于今日看来仍是具有积极、进步意义的。

1937年9月,陈伯达来到延安。因受到毛泽东的赏识,被毛泽东调到身边工作,任“中央军委主席办公室副秘书长”,实际上就是做他的秘书——毛泽东时任中央军委主席。最初,陈伯达只是协助毛泽东收集材料,研究题目是毛泽东定的,即抗战中的军事、政治、教育和经济。这时,毛泽东与陈伯达之间是正常的上下级关系。

解放后毛泽东威望倍增。陈伯达写了《论毛泽东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结合》,写了许多阐释毛泽东著作的文章,参与编辑《毛泽东选集》,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家。这一时期他的文章基本上是对上级观点的转述、解释。

“陈伯达现象”的种种表现

从1957年开始,中国向“左”偏航,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阶级斗争”。剖析这一时期陈伯达的文章及其写作经过,可以清楚看到典型的“陈伯达现象”:有野心而无主见,一切为了取悦上级,以求加官晋级。

“陈伯达现象”表现为:

一、察言观色,千方百计地摸动态,诸如主席最近跟谁谈话,看些什么书,注意些什么问题等。陈伯达曾多次向毛泽东秘书田家英打听毛泽东在看什么书,田家英对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