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衙门酝酿派使团出国修约
1865年11月,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向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掌管外交、通商事务,下简称“总理衙门”)呈送《局外旁观论》一文。文中,赫德希望清政府改革弊制,施行新政。转年2月,英国驻华公使馆参赞威妥玛又托公使阿礼国上呈总理衙门《新议略论》,提出了与赫德呈文类似的要求。威妥玛还用威胁的口吻说,中国若不变革,借取新法,难免受到各国的干预。
1867年11月27日,奕?正式向清政府上奏,请旨钦派蒲安臣权充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
为在列强之间协调平衡,清廷又请英国驻华使馆官员柏卓安和担任过中国海关官员的法国人德善为左、右“协理”,充当蒲安臣的副手。另派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郎中孙家谷随行出访,会同蒲安臣办理中外交涉事务。总理衙门特别强调:中国此行所派之员,均系钦差。
1868年2月25日,蒲安臣使团自上海虹口港乘坐“格斯达哥里”号轮船起航。
首航美利坚赢得头彩
作为老练的政治家,蒲安臣深知此行难度之大。因此,他将此行的第一站选在了他最有把握的美国。
在海上航行了一个多月后,蒲安臣使团抵达了旧金山,引起热烈反响。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在欢迎宴会上称赞他的同胞蒲安臣是“最年轻的一个政府(美国)的儿子和最古老的一个政府(中国)的代表”。蒲安臣在致答词时也兴奋地说,他的出使意味着中国已经步入和平与进步的途径。
1868年6月2日,蒲安臣一行取道巴拿马抵达华盛顿。次日,使团成员拜访了美国国务卿西华德;6月6日,拜望了美国总统约翰逊。在纽约,蒲安臣竟以中国代言人的角色向美国公众宣称:“中国愿意和你们通商,向你们购买货物,卖东西给你们”,“欢迎你们的商人和传教士。告诉你们的传教士,让他们把光亮的十字架,插到每一个中国的山巅和溪谷……”蒲安臣在发表这些演说前根本没有得到过清政府在这方面的授权。这些演说令清政府目瞪口呆,立即对外宣布,不承认这些演说。
在此后的一个多月中,中国使团遍游美利坚,到7月下旬才回到华盛顿,由蒲安臣与西华德在密室中商谈《天津条约》的续增问题。由于西华德与蒲安臣均系对华“合作政策”的决定性人物,两人在对华政策上的默契不言自明。志刚、孙家谷等中国官员则乐于将此重任推给蒲安臣,自己忙于各种交际应酬。
7月28日,蒲安臣与西华德签订了《中美续增条约》,史称《蒲安臣条约》。条约规定:“大清国与大美国切念民人前往各国,或愿常往入籍,或随时来往,总听其自便,不得禁阻,为是现在两国人民互相来往,或游历,或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