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广场上悼念的群众
1997年2月19日21:08, 邓小平患帕金森病晚期并发肺部感染,因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抢救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邓小平,四川广安人。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后转往苏联学习。1929年底和1930年初,同张云逸等在中国南部的广西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和左江、右江革命根据地。1933年由于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曾被当时党内"左"倾领导者撤职。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年底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1935年1月参加了在贵州省遵义县城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抗日战争爆发后, 任八路军129师政治委员。在对解放战争具有重大意义的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中,任总前委书记。
1952年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954年改为国务院)副总理。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公开批评和谴责。曾先后两次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1977年7月 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恢复了原来担任的党 政军领导职务。 同年8月在十一届一中全会上继续当选为 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 1978年3月当选为政协全 国委员会主席。 1981年6月当选为中共中央军委主席。1989年11月,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同意他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退出领导岗位。
从1978年以来,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决策人,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主张。他提出把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1992年春,他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此后,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改革的步伐。邓小平的重要文章、讲话已被收入《邓小平文选》(1~3卷)。
相关报道:
史海钩沉:邓小平八次登《时代》封面揭秘(图)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