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化探源:门神尉迟敬德和秦叔宝(图) |
|
时间:2009-4-18 15:53:44 来源:中国经济网
|
|
|
《唐逸史·尉迟敬德》记录的轶事,发生在1000余年前的隋唐时期,今天读来某些情节如同“门神”的传奇一样,虽然觉得蹊跷,但目前作为惟一的有关我国唐朝时的“钱贴”史料,其珍贵之处和研究价值显而易见。我们从中获知不少:首先,它说明在千余年前的唐朝,山西等地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已有“钱贴”产生;其二,故事的整个过程反映了“认贴不认人”、“凭贴付钱”这一货币流通支付现象;第三,记录了唐朝原始钱贴格式,其书写内容必须有“钱贴金额、出贴日期、出贴人堂号”这三大要素。唐朝的钱贴,今天已很难见到其实物了。但是,从我们收集到的明清时期的“钱贴”实物可看出,其内容格式,完全沿袭了故事里讲的唐朝钱贴蓝本,如出一辙。历史的传承性,是否又恰好印证了《唐逸史·尉迟敬德》书中对“钱贴”记载的准确性呢? 上一页 [1] [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