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明朝的考试大纲
科举那些事儿:清朝就有
科举制历史作用:为平民
为科举说句公道话:人才
科举的功能:选拔与控制
李白:“不屑仕进”背后
刘伯明:去学校每天往返
温庭筠:拿助学金嫖妓 
中国科举考试中的六大幸
隋唐科举制与儒学的进一
最新热门    
 
科举考试三部曲(图)

时间:2009-10-10 22:25:08  来源:重庆晚报

 

    我国古代的国家考试——科举,自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恩科举行过后,即行废止,距今才不过短短100年的时间,但很多人对科举考试制度都一知半解,以为考上了秀才,便可以考举人,考中了举人之后,就可以到京城考进士;其实这过程并不那么简单。

    考生需通过县考、府考和院考之后,才能取得秀才资格。秀才考试,称为童试。童试通过之后,再参加府试;府试通过之后,才能参加院试。县试和府试分别由知县和知府主持,院试则必须由钦派的学政主持。童试每三年举行两次,大县录取三四十名,中县二三十名,小县十余名。

    考上秀才之后,可免服兵役,见地方官可以站着回话,非经黜革功名,不得施以笞刑;但秀才也有一项义务,就是每年要参加岁考。岁考不及格的要受到申斥。严重的要取消秀才功名,所以古代就有“秀才怕岁考”的谚语。

    秀才再经过考试或选拔,绩优者称“贡生”,包括岁贡、恩贡、副贡、优贡和拔贡,合称五贡。

    清制,凡岁考成绩优异的秀才,可以领取公家发给的伙食费,称之为“廪生”。府、州、县每岁或数岁得选拔廪生一两人,保送到京师,入国子监肄业,称之为“岁贡”。


    “恩贡”,是指国家有庆典或登极诏书,凡该年当上贡生者,皆称恩贡。

    “副贡”是指各省乡试录取正榜的举人之外,另外录取的副榜,准作贡生,进入国子监肄业。

    清制,每隔三年,各省可选拔秀才中品学俱优者,经学政考定,会同巡抚保送,名额二人至六人不等,贡入京师,经过朝考后,绩优列一等者,派任知县,二等者任教职,三等者任训导,谓之“优贡”。

    清制每隔12年,各州县可选秀才中品学俱优者贡入京师,谓之“拔贡”。拔贡经礼部奏请廷试,取入第一、二等者,在保和殿复试,绩优列一、二等者,以七品小京官或知县、教职任用。

    乡试每三年举办一次,逢子、卯、午、酉年的八月举行,因时逢秋季,故称“秋闱”。各省秀才集中在省会的贡院中考试,但不是所有的秀才都有资格应试,必须在各州、县学政举办的科考中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