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国歌》作者聂耳与流行
失街亭后潜逃 历史上马
古代铜镜映出文化和历史
历史的奢华与落寞——清
60年历史性巨变:从护照
我读金瓶梅,14,历史
雄霸春秋战国:探寻犬戎
历史趣谈:孔子的夫人是
重庆历史上真实黑社会:
历史上的官员和妓女
最新热门    
 
历史文物景点 如何实现合理利用?(图)

时间:2009-10-12 20:07:41  来源:贵阳日报
随旅游团队到甲秀楼参观的上海游客告诉记者,在城市中央看见甲秀楼、翠微园这样的古建筑群,自己留下的第一印象是:贵阳一定是一个历史文化十分厚重的地方。

    我省著名历史学家史继忠认为,利用好对外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这个载体,贵阳历史文化旅游开发将具有很大的潜力。他说,当前,贵阳历史文化尤其是阳明文化旅游已经成为贵阳旅游业开发的一个新亮点。阳明文化形成于修文,“龙场悟道”是阳明文化形成的原点,具有区域的特殊性、历史性及唯一性特征,为我市历史文化旅游开发增添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如果能够依托修文阳明洞等文物景点进行宣传布展,其文化旅游前景非常可观。他同时认为,利用文物景点进行旅游开发,必须要处理好文物保护与价值利用的关系。利用文物景点应考虑长远利益,明确历史文物旅游资源首先是“文化遗产资源”,然后才是“旅游资源”,在开发旅游项目的同时要注重文物保护,必须制止破坏性的商业行为,使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可持续利用。

    史继忠认为,在合理利用本地文物景点的基础上,文物景点与旅游开发的结合,还应同周边的地区形成优势互补。比如,阳明及阳明后学在贵州的传播过程中,以现在贵州的行政区划看,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大贵阳为中心的、涉及8个地区20个县市的文化圈。如果在贵州建设以贵阳相关文物景点为中心的“贵州阳明文化旅游圈”,对于广大热爱文化旅游的专家学者而言必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吴正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以文昌阁为例,我省许多地方都建有文昌阁。如果在贵阳的文昌阁布置相关主题展览,不仅可以让游客通过省会城市这一个窗口了解全省各地同类文物概貌,更有可能将与文物景点有关的文化旅游路线从贵阳辐射到全省,拓宽旅游产业的发展道路。

    贵州山水国际旅行社的牟堃女士有多年组团到旅游大省山东开展旅游活动的经验,她对山东省注重旅游形象的整体性,将文物资源利用与旅游开发紧密结合的印象十分深刻。她说,山东省的文物资源十分丰富,但全省的文化旅游只塑造了一个鲜明的旅游总体形象,即“儒学圣地”。这个总体形象的推出,使该省在全国乃至世界的旅游市场竞争力得到极大提升,也促进了该省文物资源价值的突出转化。而在文物旅游的战略布局与开发上,山东省注重支柱性资源的开发,并形成相应的发展重心,从而产生龙头带动效应。比如山东省立足于齐鲁文化,以三孔、齐国故城作为龙头资源,给旅游地带来巨大的旅游知名度,吸引了大量客流,获得了巨大的旅游经济效益。同时,山东省也特别重视文物资源与旅游开发的特色性和层次性。根据各地文物资源特点的不同以及前来参观的游客的不同需求,该省根据文物资源自身文化含量和品位的不同,陆续开发出了不同的文物旅游产品。山东省有效利用文物资源价值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实施的这些成功举措,对具有“王学圣地”之称的贵阳来说,应该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对于本市文物景点内引入茶座经营,牟堃认为,这一举措可以改善景点收入来源主要依靠门票收入的单一局面。但更重要的是,贵阳市应该有效利用可以对外开放的文物景点,全面整合旅游资源,形成颇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旅游专线,打造旅游品牌。并通过进一步充分利用优越本地的自然环境,挖掘当地风土人情,使文化遗产游与自然风光游、民俗文化游等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相结合,针对过去历史文物古迹旅游知识性强而趣味性弱的情况,加强其参与性与娱乐,把以观光为主的单向旅游开发逐步发展为观光、度假、疗养、娱乐等多种功能并存的双向旅游开发。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使旅游资源真正转化为旅游经济。    

    双赢,期待多方合作

    贵阳市文物局局长郑林生介绍,在现阶段要做到文物保护与旅游业的双赢发展,堪称任重而道远。合理利用文物景点,开发文化遗产旅游项目,不仅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加大投入,更需要吸引社会各方力量投入资金。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实现国家文物资产的保值、增值。其次,旅游企业如果介入或开发经营文化遗产旅游,必须承担保护文物资源的法律责任,并把文物的保护费用纳入旅游经营的市场成本计算,以防止旅游企业的掠夺性开发经营。此外,还应当逐步形成“谁保护谁利用谁受益”的良性循环,鼓励旅游企业参与文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