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嘉庆皇帝老师故居在哪?
国外名人看《道德经》(
华莱士:与名人面对面
一南一北两名人 张作霖
项城历史名人 漕运总督
北京香山脚下“名人墓”
李自成陵园故居年底动工
天津霍元甲故居修缮完工
韩国人爱抢中国历史名人
洛阳拟重开发白居易故居
最新热门    
 
名人故居楹联的夺目光彩(图)

时间:2009-12-1 11:36:32  来源:西安晚报
子,必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一些名人故居的楹联属于后人对宅主的全面评价,或褒或贬,自有其道,从中可以追寻到时代和其人生的灿烂轨迹。这类楹联是精神的咏叹,是正义的赞歌,常常能够激励人们奋进、自励和反思。如天津饮冰室梁启超的故居联:“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简约地概括了这位大学问家的革命牺牲精神和对学术的远大追求。忻州公孙杵臼祠堂联:“打开生死路,生也在赵,死也在赵;识破难易关,难亦存孤,易亦存孤。”在历经劫难的赵氏孤儿存活的危难关头,映现出公孙杵臼和程婴两位晋国大臣深明大义、视死如归的无私胆略。上海邹韬奋故居的郭沫若题联:“韬略终须建新国;奋飞还得读良书。”既高扬其理想旗帜,又紧扣书店事业,还巧妙地嵌名,堪称完美。上海黄炎培故居联:“笑倾牛斗一腔血;傲尽风霜两鬓丝。”则形象生动地概括出这位一手开创中国职业教育、却两度拒任国民政府教育总长的教育家,如何在事业上义无反顾,在立身上啸傲风霜。南京曹雪芹故居联:“几番成败兴衰,引来笔下幽思,心中血泪;多少悲欢离合,写出人间青史,梦里红楼。”完整地概括了作者创作《红楼梦》的背景和艰辛。常熟翁同龢故居联:“一代完人,风烟乔木长留,忧国当初,谣诼到蛾眉,零雨东归龙阙变;九州硕望,日月新天临照,升堂此际,精灵通肸蚃,大云西仰鸽峰高。”追溯了翁同龢帝党领袖的坎坷历程,写出了后人对中国维新第一导师的怀念和景仰之情。淮安吴承恩故居联:“搜百代阙文,采千年遗韵,艺苑久推北斗;姑假托神魔,敢直抒胸臆,奇篇演出西游。”点评了这部神话名著的成书过程和在中国小说史上的显著地位。淮安梁红玉祠联:“也是红妆翠袖;然而青史丹心。”寥寥数语便简练地塑造出抗金的巾帼英雄的绰约风姿和义胆侠肝。济南李清照故居:“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漱玉词集多年国恨难愁。”这是反差很大的两组词汇,既闻丽曲妙词,又见战乱硝烟,才女的坎坷人生一语述尽。     

    彰显名人的思想境界和审美追求

    名人故居的另一类楹联,是故居内部陈设本身的悬挂品,包括故居正厅、内宅、书斋悬挂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对联,有故居主人生前喜爱的对联条幅,也有后人设身处地地精心布置,从中可以看到主人的思想境界、精神追求和审美观。北京茅盾故居联:“青松寒不落;云鹤高其翔。”描绘出宅主冰清玉洁的人格和崇高的志向。冰心燕园故居联:“文藻传春水;冰心归玉壶。”冯友兰题赠的这副贺婚联既嵌入了吴文藻与冰心的名字,也赞美了二人高尚的情操。天津李叔同故居联:“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求名求利,当思求己胜求人。”则概括了感恩生活、珍惜幸福的做人态度,强调了要靠自强自立改变命运。上海孙中山故居联:“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抒发了孙中山驱除鞑虏,振兴中华的宏大志向。上海张大千故居联:“立脚莫从流俗走;置身宜与古人争。”显示了大千先生特立独行、不媚世俗、承古开新的宏大气魄和高远追求。山西阎锡山故居:“有大需要时来,始能成大事业;无大把握而去,终难得大机缘。”吐露的是一种气度,又有一种无奈,非经沧桑历练之人难有如此深沉的感触。南京李鸿章故居联:“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粟,即是山中宰相;祈新年无须用果,但愿月无满,心无忧,便称地上神仙。”则体现了大人物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处世态度,让人充分理解了这位始终处于矛盾漩涡中心的达官贵人的平和心境。南京徐悲鸿故居联:“独持偏见;一意孤行。”表达的是这位著名画家在艺术领域里的真知灼见和顽强追求的执著精神。南京傅抱石故居联:“左壁观图,右壁观史;无酒学佛,有酒学仙。”传达的是画家日常生活的生动写照和放荡不羁的处世方式。江阴徐霞客故居联:“春随香草千年艳;人与梅花一样清。”用香草、梅花衬托旅行家独立寒风、不屈不挠的高洁品格。蒋庄马一浮故居联:“胸中泛滥五千卷;足下纵横十二州。”渲染的是一种吞古涵今的博大气势。济南李苦禅纪念馆:“未曾出土便有节;乃至凌云尚虚心。”赞颂的是一种虚怀若谷的治学态度。海宁王国维故居郭沫若题联:“发前人所未能发;言腐儒所不敢言。”褒扬的是一代学人的卓越见识和振聋发聩的雄才胆略。      

    反映名人建树的深远影响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