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客家围屋之乡:渔仔潭围
客家大迁徙前闽粤地方与
最新热门    
 
客家引蔗苗台湾尝甜头(图)

时间:2010-1-9 11:52:08  来源:大河报
。不十数年,启田数千甲,岁入租谷数万石。”随后,他多次回原乡永定动员招募乡亲,赴台参与垦殖。

    同时,他不忘客家人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传统,“念淡水文风未启,乡里子弟无可就傅”,便“自设义塾,名曰明志,捐置水田八十甲余,以其所入供膏火,又延名师教之,肄业者常数十人”。对于他的义举,当时的淡水同知胡邦翰、总督杨廷璋给予高度赞扬,并建议将义塾改为书院,立碑纪念,以赞其“标明志之名,冀成致远之器”。明志书院于是声名大振,直至民国时期犹存。


    陈永华,传播儒学到台湾

    客家人历来有着传播中华文化、崇文重教的人文传统。

    这些我们在2003年“从洛阳到‘洛阳’的客家迁徙寻踪”报道中便已深深感受到。在千年的迁徙、万里的行程中,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无论身处何等险境绝境,客家人总是背负着源自中原的文化体系,以不同的形式保留来自中原的根脉信息,永不言弃。

    郑成功的成功,除刘国轩的辅佐外,冯锡范和陈永华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刘、冯、陈当时被称为郑氏“三虎”。

    冯锡范大家都熟悉,是金庸小说《鹿鼎记》中的人物,小说里那个昆仑派高手、绰号“一剑无血”的冯锡范就是以历史上郑氏家臣冯锡范为原型的。

    让人遗憾的是,在台南,除了史料,这次我们没有找到更多与冯锡范有关的遗迹。但有一点让我们印象很深刻,就是在维护祖国统一上,冯锡范也起了很大作用。

    当时,反清的郑家军在澎湖覆没,消息传到台湾,“锡范首倡议降”,并和刘国轩分别致书施琅,请他速至台湾,以防“事久生端”。施琅正是接受了冯、刘的建议,便率师进抵台湾。

    作为郑氏“三虎”之一的陈永华,无论是对郑成功,还是台湾来说,都是具有奠基意义的人物。

    崇文重教、重视文化、保留与中原一脉相承的联系,是随郑氏迁台的有识之士努力的方向,他们实际上是要永远存留自己的根——中原的根。陈永华是这一方向的积极鼓吹者和践行者。

    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台南现在还有陈德聚堂。陈德聚堂创建于1647年至1683年间,据说是陈永华的府第。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后,陈氏后裔将府第改为宗祠,供奉历代祖先牌位。日本人侵占台湾期间,陈德聚堂曾被战火所毁。二战后,陈德聚堂得以重建,被称为“颍川”陈氏家庙。这个颍川就是大家熟知的中原颍川。

    据记载,陈永华在郑氏集团中任勇卫(兵部职务)并加监军御史之职。他随郑成功的儿子郑经从厦门赴台后,亲自考察台湾南北各社,弄清开垦情况,帮助郑经制定以“足民食”为基础的政策,屯田垦殖,使军饷问题得以解决。他提倡兴修水利,引导种谷积粮。因当时台湾“煎盐苦涩”,他又从大陆故乡请来晒盐师傅,在濑口修建盐埕,“暴晒作盐”,使晒盐技术在台湾广为传播。另外,他还教民“插蔗煮糖”;“教匠取土烧瓦,往深山伐木斩竹,起盖庐舍,与民休息”,改善迁台客家人和土著人的住宿条件;鼓励发展海上贸易,输出鹿皮、鹿肉、樟脑、蔗糖、大米等土特产,贩回生活必需品。他在府城筑围栅、建衙署、设甲里、禁淫赌,实施家乡的户籍管理和社会管理体制。这是大陆封建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系在台湾的首次应用。

    正因此,陈永华死后,台湾同胞怀念其恩泽,建永华宫四时祭祀。

    更为重要的是,陈永华将大陆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用到台湾,在台湾设立“国子监”,颁令各府、州、县设立“府学”、“州学”、“县学”、“义学”,规定台湾儿童必须“八岁入小学,课以经史文章”。同时,还把大陆的科举制度搬到台湾,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三年取中试者,补六官内都事,擢用升转”。这是台湾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的开始,民众“自是始奋学”。

    为了更进一步地促进儒家文化在台湾的传播,陈永华还在今台南市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