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清明节荡秋千的来历?有
清明节荡秋千的来历?有
本色清明:老祖宗比我们
两千年前长沙清明时尚风
清明节前说寒食(图)
清明节荡秋千的来历?有
清明节荡秋千的来历?有
清明节认识存在三大误区
文化盘点:诗文中的清明
首届中国清明(寒食)文
最新热门    
 
《清明上河图》的双胞胎疑云(图)

时间:2010-5-27 11:56:43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平达到很高的境界,当时已被称为“神品”,由宋徽宗赵佶用“瘦金体”亲书标题,加盖双龙小印,藏入皇家内府,成为画苑奇珍。引致社会上很快便出现许多慕名的仿作和藉之谋利的赝品。

    明代著名书画家、鉴藏家董其昌认为,传世的《清明上河图》都是南宋人的仿本(见《容台集》),也就是说,原迹已湮灭不存。而事实是:真本尚在,且一直流传有绪。这由该图的技法、所绘内容、绢素、色、墨以及卷后所附的金、元、明人十四段题跋足以充分证明。其中金代张着的跋文弥足珍贵:

    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大定丙午清明后一日,燕山张着跋。

    这段由北方金朝人于图成后约六十年(1186年)写下的跋语,明确无误地证实了画家的姓名、履历及其北宋画院翰林之身份,而且,还肯定了此图作为“神品”的高度艺术价值(并非只有文献价值)。另外,元代杨准及明代著名学者、诗人李东阳的跋文(分别撰于1352年及1515年),则对图卷内容与流传经过作了详细介绍。

    综合有关资料概略言之,此图因北宋沦亡(1127年),一度流出民间,其后收入元秘府,又“为装池官匠以似本易去”。到明代几换藏家,辗转落到严嵩父子手里,至严世蕃失势伏法(1565年),家财充公,该图便收归明内府。后来再度流出,最终入藏于清宫。而在明、清两代,同时流传的仿摹本或伪冒本,则不下百数十种之多,有些还鱼目混珠,令知名的鉴藏家也大跌眼镜,所以清宫所藏并不止一本。

    辛亥革命后,清室覆亡,末代皇帝溥仪把一批文物珍宝挟带出宫,包括数卷《清明上河图》(其一为真本)。直至1945年日寇败降,伪满政权覆灭,《清明上河图》才被追回归公。但其中那卷真迹,起初还被误判,到五十年代初才被专家确认,从此,张择端手绘的《清明上河图》真迹始得以重见天日,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年前专程运送来香港展出的,就是该图卷;上海世博会动态电子版所据的蓝本,也是该图卷。至于流散世界各地,包括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六卷,都不过是后世的临仿本或伪冒本。


    有人说,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但俗谚亦云: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高明的仿制品,有时的确可以乱真,比如张大千当年仿石涛的画作,便曾经骗倒不少中外藏家。不过《清明上河图》应属例外,因为那样一幅长卷佳构,要摹写得丝丝入扣,维妙维肖,谈何容易!古人难见真迹,亦无印刷品可参考,多凭臆想,或以讹传讹,故对着众多的版本,殊难判别真假。但现在不同,有原作供对照,赝本便无所遁形了。

    比如,作为全图重点所在、为画家“极力描绘”的“虹桥”,据宋人记载,应是“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駎,宛如飞虹”(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的木结构建筑,但明清几乎所有仿冒本所绘都是清清楚楚、如假包换的砖石桥。那是它们一个极大的“死穴”。而北京故宫藏本却不同,它描绘的恰恰就是那样一座巨梁飞架、结构特异、完全符合《东京梦华录》所述样貌的木拱桥。两相比照,孰真孰伪,已不难得出结论。

    除了这样一个鉴别标准,还有另一个标准,就是画家的技法。前人对原本《清明上河图》一向推崇备至,评价极高:

    其市桥、郭径、舟车、邑屋、草树、马牛以及于衣冠之出没远近,无一不臻其妙。余熟视再四,然后知宇宙间精艺绝伦有如此者,向氏所谓“选入神品”,诚非虚语。(元.刘汉跋,1354年)

    所谓人与物者其多至不可指数,而笔势简劲,意态生动,隐见之殊形,向背之相准,不见其错误改窜之迹,殆杜少陵所谓“毫发无遗憾”者。(明.李东阳跋,1515年)

    这“笔势简劲,意态生动”八字,非常贴切地概括了《清明上河图》真本的艺术成就。就算是“明四家”之一仇英的摹本,顶多也只能用“细致工巧”四字去形容,完全未能达此境界,其他不知名的仿效者便更不用提。画有“六法”(见南齐.谢赫《古画品录》),张择端的原作可谓六法俱备,而反观诸仿冒本,却往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