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清太祖第十五子和硕豫亲
清太祖第十五子和硕豫亲
清太祖第七子:年长功著
清太祖次子代善:获入朝
清太祖长子褚英:功亏一
欲与长兄试比高:清太祖
清太宗抚女和硕公主:关
清太宗第十四女建宁公主
人生有离合 惜芳泪满衣
国宝沧桑:唐太宗偷兰亭
最新热门    
 
清太宗从弟济尔哈朗:水各有道自得其流(图)

时间:2010-6-1 12:06:15  来源:时代商报
朝议和之间隙,若明军或蒙古察哈尔乘虚而攻,后果实在不堪设想。因此,济尔哈朗坚决支持岳托的主张,即与明朝议和,迅速班师。济尔哈朗还出面劝说阿敏,称你若欲留朝鲜,岳托必带两红旗返京,归汗自将的两黄旗大臣自然不会与你留下,阿济格也会率两白旗跟随,我也会带着属于我的蓝旗牛录回去。该怎么办你自己想!见自己的弟弟都这样尽心辅助太宗,阿敏再怎么心怀异志,其又能奈何呢?故陷入孤立的阿敏,最后不得不服从众议而班师回国。

    天聪四年(1630),太宗令阿敏率兵6千人前往替换驻防永平城的济尔哈朗等。阿敏请求与其弟济尔哈朗一同驻守,太宗说,“彼驻守日久。劳苦可念,宜令之还”。阿敏对此十分不满,发牢骚说,汗父在时,总是让弟弟和我一起出征驻防,现在的汗却不让我们兄弟在一起。到永平后我偏要留下济尔哈朗,他要是不听,我就用箭射他!当人们劝其不可鲁莽时,阿敏却捋胳膊挽袖子地说,我杀自己的弟弟,谁能把我怎么样?此事除表明阿敏性情暴躁,做事专横外,还说明济尔哈朗早已心向太宗,事事掣肘,才使得阿敏如此怨愤。

    很快,阿敏即因失永平等16条大罪而沦为阶下囚,被幽禁终身。作为弟贝勒的济尔哈朗虽未受到任何牵累,但为以防万一,他还是领着弟弟篇古及阿敏之子艾度礼等当众对天起誓,说我父兄(指舒尔哈齐和阿敏)因行为不端而受到责罚乃“自罹罪戾”即罪有应得,如果我等因此不平甚而图谋不轨,则必遭上天报应而不得善终。但若有人因此而无端诬陷我等,也请汗与诸贝勒详察。

    阿敏获罪,济尔哈朗确实没有什么好伤悲的,一则其与阿敏的关系本来就不亲近融洽,再者阿敏黜爵,获得最大利益的就是济尔哈朗,因为依惯例,取代阿敏成为镶蓝旗旗主的只能是济尔哈朗。果然,原属于阿敏及其子洪科退的人口、奴仆、牲畜和财物即后金国八分之一的人口、土地和财富不久即归于济尔哈朗一人名下,作为位居和硕贝勒之列的济尔哈朗,其虽比不上老资格的代善与莽古尔泰,便至少已与多铎、多尔衮等实力相当了。

    天聪年间,济尔哈朗亦曾沐风栉雨,征战沙场,有多次“被创”(即临阵受伤)且裹伤力战的记录,有以80人冲散明两万大军的记录,征朝鲜,伐蒙古,远程入关略明,大凌河之战等,济尔哈朗也都有参与。而且,济尔哈朗还建议太宗制定、颁发《离主条例》,将告发诸贝勒等不法行为属实之人调离原主,使诸贝勒中不再有与外国“通谋被叛,谋杀弟兄、强奸民间妇女及窃取俘获财物、牲畜者”,使国家“奸乱自息”。基于此,当太宗设立六部时,即命济尔哈朗掌刑部,主管后金国的司法狱讼。而济尔哈朗亦尽心竭力为汗解忧,不负太宗所托。

    天聪七年(1633)十一月,济尔哈朗福晋病逝。太宗率大贝勒代善及诸贝勒往临吊丧。其后,又遣人情真意挚地开解济尔哈朗,称“伉俪之谊,岂有不思念者?”但要保重身体,“常以国事为念,善自宽解,不可过哀”。而济尔哈朗也投桃报李地回奏说,汗安慰臣的话太对了,臣知道徒思无益,“所委部事不敢有误,必尽力办之”。终太宗一朝,济尔哈朗独获太宗之信任与恩遇,最突出的证明就是其对代善争娶已许给济尔哈朗的苏泰太后一事的处理。

    天聪九年(1635),蒙古察哈尔部在后金的攻势下分崩离析,前来归降的林丹汗之众福晋亦被后金国统治集团迎娶殆尽。其中,太宗纳林丹汗的窦土门福晋(即衍庆宫淑妃),豪格和阿巴泰分别娶了伯奇福晋和俄尔哲图福晋。因苏泰太后乃是济尔哈朗新亡嫡福晋的妹妹,故济尔哈朗表示“心欲娶之”,太宗与诸贝勒商议后,都表示要成人之美。不料,大贝勒代善得知苏泰太后富有,即“独违众论而欲自娶”,并亲自当面向太宗请求。太宗则反问代善,“诸贝勒先已定议许济尔哈朗矣”,兄长你是知道这件事来向我请求的?还是不知道这件事才向我请求的呢?代善十分尴尬,急忙推说不知。但过后心中毕竟不甘,不仅私下里曾多次说要强娶苏泰太后,还拒娶囊囊太后。后,虽然太宗不得不出来收拾残局,纳囊囊太后为侧福晋(即后来的麟趾宫贵妃),但从始至终并无一言相争亦无一言相让的济尔哈朗,却是最终抱得美人归。

    崇德元年(1636),太宗改元称帝,济尔哈朗功封和硕郑亲王,其名仅列于和硕礼亲王代善之后,看来济尔哈朗临深履薄的处事态度得到了太宗的认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