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诸葛亮三顾刘备?纪连海
紫玉金砂为世博添彩(图
革命史上“弄假成真”的
从利玛窦《四库全书》到
世博与中西文化(图)
史上最不可思议的一场战
郑和宝船与世博(图)
史上非同凡响的六局棋(
盗墓史迹:探秘史上最牛
贵州人笔下的巴黎世博会
最新热门    
 
世博史上的中国留影(图)

时间:2010-6-1 12:06:5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批独特的中国世博留影。相比以前的西方来华摄影师的中国影像,这批留影为我们展示了另一个视角下的中国映像。

    将世博会上的中国留影和同期西方来华摄影师的中国影像相对比,可以明显地看出,这批世博影像更多地是客观中国的展示,而不是很多西方来华摄影师单纯的偏见和猎奇。其中原因有两点:一是作为中国世博参展商,总是希望把自己的“国粹”展示给世界,尽管这些展品所体现的技术理念与当时西方工业革命后迅速发展的生产力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但是至少在中国参展商眼里,它们还是代表了当时中国的先进生产力和文化。二是因为,世博会是一个人类文化、科技交流的全球性盛会,成千上万的民众身临世博会,见证世博会,感受不同国家区域间人类文明发展的特色。作为当时盛会的记录者和报道者,这些西方人记录中国影像的客观性自然比来华的商业摄影师会提高很多,这也是我们应当珍惜并仔细研究这批世博留影的一个重要原因。

    可以说,中国世博留影的演变史是一部同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这个东方大国的形象在西方人眼中变化的历史。


    初登世博引起西方关注

    以《马可波罗游记》为代表的一系列著作描述了这个富裕、繁荣的东方大国,使得西方社会对中国的觊觎愈见狂热,这一热潮在19世纪中期达到了高潮。1840年,欧洲人携带坚船利炮,气势汹汹地轰开了“天朝大国”的大门,从此改变了欧洲对中国倾慕、向往的历史。从此中国被迫对外开放,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渐渐解体,逐步卷入全球资本主义市场,客观上为中国参加10年之后的第一届世博会提供了内在的动力。

    第一次鸦片战争虽然大大冲击了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但在短时间内,西方人对中国的好奇心却并没有减少。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中国“希生老爷”受邀出席开幕式,占据着一个显要位置并受到隆重礼遇,还频频出现在有影响力的《伦敦新闻画报》上,希生的形象也充满着自信和威严,说明当时的欧洲依然把大清作为一个东方大国来对待。琼阿德一家,代表中国家庭,不仅参观了展览会,受到了与会者的欢迎,还受到了英国女王的亲自召见。评委会充分肯定了这届博览会中国参展品的工艺以及中国人的心灵手巧和发明天赋,并颁给中国展品多个奖项。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在西方的形象进一步受损。但直到1900年庚子事变之前,中国的大国地位并没有多少改变,并且在被迫开放和改良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这期间,大清政权依然稳固,持续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海关转型为近代海关,大清政府的收入进一步增加;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872年到1875年间,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赴美学习,回国后参与了中国最早的电报、矿山、铁路的建设。

    这一切改良运动从客观上刺激着中国人对世博会参与的热情,从1867年起,由外国人把持的海关受命介入到组织参加世博会的行列中,使中国人世博参与活动更加规模化和系统化。从1867年巴黎世博会中国剧院夜场演出版画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观众更多的是西方主流社会的人群。正如参加这届世博会的中国文人王韬对戏班的称赞:“旗帜鲜明,冠服华丽,登台演剧,观者神移。”

    1876年费城世博会,普通美国人对中国参展者礼遇有加,中国海关代表李圭在《环游地球新录》中记载:中国人“每至一处,竟若身入重围,几不可出”,而且连当时的美国总统格兰特也特地在费城接见了李圭和参观世博会的中国留美学生。

    《伦敦新闻画报》对1878年巴黎世博会上的中国书法表演者的描述中,不仅赞扬了他服装十分讲究,胡子刮得干干净净,长辫子梳得整整齐齐,而且还说他“十分有克制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没有丝毫的嘲笑和讥讽。这届世博会中国馆也更具民族特色,世博会后,中国馆也被法国人珍藏。

    1900年巴黎世博会上,中国展馆破纪录地达到了3300平方米,共有5座建筑,几十名传统中国工匠在中国馆前公开展示中国传统工艺的制作,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