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林语堂求财:该要的斤斤
南唐后主李煜对樱桃花的
官与妓——洪钧与赛金花
最新热门    
 
藏红花的奇异旅程(图)

时间:2010-6-29 11:52:40  来源:北京青年报
sp;随后,藏红花也在古希腊、罗马上层社会中普遍使用。波兰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显克维奇(1846-1916)在其代表作《你往何处去》中描写罗马皇帝尼禄驾临剧场看戏时,剧场天篷顶上撒下藏红花,以示观众身份的尊贵。藏红花在波斯文化中象征吉祥圣洁的文化寓意同样为基督教文化所接纳,5世纪时,罗马帝国的皇后圣帕鲁琦阿丽亚因热心护教,人们为她献上藏红花,以示祝福。

    阿拉伯人征服伊比利亚半岛之后,将藏红花的种植带入西班牙,使西班牙至今仍是世界上藏红花的第二大产地。十字军东征又使藏红花种植进入欧洲腹地。藏红花的波斯语名有两个:一是Zafarān,一是Korkom。英文名Saffron源自前者;而拉丁学名为Crocus sativus,其中Crocus一词由后者经古希腊语Krokos演变而来。这样的词语演变也显示出藏红花种植由波斯西传的两条轨迹。

 
    ■藏红花从波斯传入东方,被用来供佛,中国史籍中称之为“郁金”或“郁金香”

    在东方,藏红花的种植从波斯传入克什米尔。印度上层社会也普遍使用藏红花,用正黄色的藏红花水浸染的布料是印度王室的专用物品。相传,释迦牟尼因其王子的身份,用藏红花水浸染的布料为其法衣,在其圆寂之后,藏红花水的正黄色正式成为佛教法衣的颜色。随后,藏红花作为吉祥圣洁的象征也被用来供佛。

    据三国时期万震的《南州异物志》记载:“郁金(见下文)出罽宾国(克什米尔),人种之,先以供佛,数日萎,然后取之,色正黄与芙蓉花里嫩莲相似,可以香酒。”这是以藏红花供佛的明确记载。给佛像涂抹金身的最早源起也是出自藏红花吉祥圣洁的寓意,宋代的《岭外代答》记载海外故临国:“国人好奉事佛……每洗浴毕,用郁金涂身,欲像佛之金身也。”

    尽管中国在很早的时候就偶尔得到从波斯进贡来的藏红花,也听说过这种植物,但在清朝之前并没有“藏红花”这个名称,而是把这种珍贵物品称为“郁金”或“郁金香”(不是现今那种荷兰国花)。据美国学者劳费尔考证,“郁金”或“郁金香”是个意译词。“郁”是中国一种土生香草的名字,在《周礼》和《礼记》中就提到过,“金”则是取自藏红花水的正黄色,也可能指这种东西如金子一般珍贵,“香”则是指其香味。《魏书·西域传》、《周书·异域传》和《隋书·西域传》等史籍都提到波斯国出产“郁金”。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迦毕试国(今阿富汗喀布尔附近)……出善马、郁金香。”唐高僧义净所撰《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也记载北印度地区出产“郁金香”。

    ■伊朗人主要把藏红花当食物香料使用,而中国人主要用来入药和香酒

    在上古时期的伊朗,藏红花除了用作祈福和染料之外,还用作食物香料,但一般只有权贵阶层才能享用。菲尔多西的《列王纪》讲到,暴君蛇王佐哈克享用的各种美味佳肴中,其中一道菜就是用藏红花作香料烹饪的牛肉饭。到了萨珊王朝(224-651)时期,藏红花的产量大幅度提高,用藏红花作食物香料不再是上层社会的特权,普通民众也能享用。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藏红花活血化瘀的药用功效逐渐被伊朗人认知。但至今伊朗人仍主要把藏红花当食物香料使用,而不是当药材,因而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使用十分普遍。

    然而在中国,大约因中国医药对草木的药用功效十分敏感,藏红花从一开始就被当作珍贵药材。也许正因如此,藏红花从未广泛进入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除了入药之外,藏红花多用来香酒。李白《客中行》云:“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其实,香酒也是取藏红花的药用功效。

    元朝时期,大量的波斯—阿拉伯穆斯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并落地生根。他们把藏红花作为食物香料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由此,中国人对这种物品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中国有关草木类的典籍开始把这种由波斯—阿拉伯穆斯林带进来的“红花”称为“番红花”。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记载:“番红花出西番回回地面及天方国,即彼地红蓝花也。元时以入食饌用。”《本草纲目》同时列出了番红花的音译词“洎夫蓝”和“撒法郎”,即波斯语Zafarān一词的音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