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中国溯源:中原来的意思
利玛窦:中西文化交流的
丘逢甲:中国睡狮今已醒
张景岳:中年养生是长寿
来自水下的攻击?中国首
东关街:中国大运河孕育
危险的艳遇背后:中唐时
血泪仕途:中国士人的理
慎独:中国人遗失已久的
双城记:中国古代小说中
最新热门    
 
临汾:中国的摇篮(图)

时间:2010-7-8 11:10:1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然是陕西和四川;北面的题词是:北达幽并,幽是幽燕,可以直抵燕京了。这眼界真够开阔了。临汾能有这般不凡的鼓楼,鼓楼又能有这般不凡的题词,据说和尧都有联系。

    披阅史书追根溯源。当初帝尧带着先民在这里住下,要和大家一起过安居乐业的日子。这个目标在今天看来没有什么高不可攀,然而,在那时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吃饱肚子就很难。虽然,那时候人们已不纯粹地茹毛饮血了,神农氏炎帝发明了农业耕种,众生可以从土地获得吃食。可是,要在土地上收获填饱肚子的五谷,不是舍得卖力就行,常常是流着汗水撒下种子,却有种无收,或者广种薄收。原因在于,弄不清到底啥时候播种最好。往昔人们都是根据湖水的大小来决定播种日期的,湖水涨了,一般天气就热了,就该下种了。但有时刮过几阵西北风,天气骤然变冷,种子别说发芽,全冻在地里了。这一来,人们饿肚子不说,再待天暖耕耘,连种子也没有了。看来,把握下种的日子是那时的头等大事。

    帝尧就从这头等大事入手了。据《尚书·尧典》记载,他命羲氏与和氏分别到阳谷、昧谷观察日出日落,掌握四时变化,进而确定岁月轮回。经过几载辛劳,终于有了收获。他说:“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将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啊!你们羲氏与和氏啊,一周年是三百六十六天,要用加闰月的办法确定春夏秋冬四季而成一岁。”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认识了日月轮回的规律,知道了应该将种子播在温暖的时节。也许在当代人眼中这不过是个小小的发现,可是当初就是这发现结束了广种薄收、甚而有种无收的时期。一个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时代过去了。史书将这段历史称为:帝尧钦定历法,敬授民时。


    农耕文明的开端在平阳,平阳最先五谷丰登,平阳人最先吃饱了肚子,安居乐业。这一来,平阳成了广众向往的地方。自古一理,人们都往五谷丰登,安居乐业的地方移动。没过多久,平阳居住的人就越来越多。不光是来定居的,还有来朝拜的,周边的部落和部落联盟的头领也来了。来了又去了,带着帝尧赐予的种子去了,无疑还带走了从这儿学到的农时节令。平阳繁荣了,昌盛了,而且还把自己的繁荣昌盛传播到了远远近近的部落。远远近近的地方都繁荣昌盛了,各个部落和部落联盟都变成了地方性的国家,平阳正好处在万国林立的国中之国,国中之国简称中国,最早的中国就这么出现了。回望这段历史,著名考古专家、历史学家苏秉琦先生指出:五帝时代后半段的代表是尧舜禹,他们的活动中心在晋南一带,“中国”一词的出现就在此时。

    古老的中国就这么问世了。原来大中楼含有大中国阁楼的意思,怪不得有那么大的气派!

    陶寺遗址的实证

    说临汾就是中国的摇篮,陶寺遗址可作佐证。

    陶寺古墓葬是上世纪的考古发现。面积约3万平方米,墓葬1000多座,可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格。从数量上看,大型墓最少,小墓最多,中墓居中。大墓仅有9座,棺内撒满了朱砂,随葬品多达一二百件。还有诸如龙盘、鼍鼓、特磬、土鼓等象征王权的礼器。据此考古学家判断,墓主人很可能是部落联盟的首领。中等墓80多座,虽然也有陪葬品,但是比起那煌煌大型墓来,可就差多了。最为令人怜悯的是小土墓里的那些人们,他们不仅没有陪葬品,有的甚至连骨骼都不完整,明显是受过戕害的。显而易见,那个时候阶级分化了,阶层拉大了,国家的雏形出现了。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在主编的《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一书中这样评价:“陶寺遗址,从其早期公元前2500年开始,这里已形成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和阶级关系,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是甲种大墓的主人……这类大墓主人执掌着当时最重要的社会职能——祭祀与征伐。”“距今5000—4000年前的龙山时代,古中国的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已陆续形成了邦国林立的局面。这种状况同文献记载中夏代之前颛顼—尧—舜—禹时期‘万国’并存的传说有吻合的一面。这当然绝非偶然的巧合。”

    新世纪之初,考古工作者又从陶寺文化遗址发现了尧时期的城址。这城址分为早期小城和中期大城。大城东城墙长1660米,南城墙长1500米,面积约280万平方米。考古报告说,这是目前发现的龙山文化时代最大的城垣。更何况城中还遗存着宫殿区、祭祀区、仓储区。仓储是日常生活的需要,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