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历史百科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英国人对中国兴趣日益强…
王宝社谈喜剧理性思考:…
南京大屠杀时中国军民的…
南京大屠杀时中国军民的…
南京大屠杀时中国军民的…
中国申遗首遇挫:五台山…
6月30日 花冈惨案发生 …
接续传统 关注现实 面向…
《中国通史》见证我们与…
南京大屠杀时中国军民的…
最新热门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谈加强国学教育:东岸绿荫少 杨柳更须栽

时间:2009-6-30 11:47:37  来源:不详
推动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直接原因?

 

    纪宝成:是的。我们办国学院,决不是图热闹、作作秀,而是要踏踏实实做一些事情,为弘扬中华文化尽绵薄之力。为此,我们注重采用新的理念、新的办法,并在学制、学科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式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实行本硕连读的6年学制,硕士毕业后还可以继续读博士;按照“新型国学”的定位来构建学科体系和设置具体课程,开设以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为模块的数十门课程,内容既包括传统的经史子集的经典、典,也包括经济、政治、法律等现代学科以及外语;采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课堂教学鼓励自由讨论,每一届有两次“游学”——让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在教学中,我们强调树立世界眼光、增强国际意识,积极借鉴国外的研究理念和方法,加强比较研究,加强国际交流与沟通。从实际情况看,这样的学科设置和教学方式效果很好,很受学生欢迎。    

 

国学人才有着广泛社会需求,尽快设立国学学位十分必要

 

    记者:有一个问题不能不面对,就是国学学生的出路在哪里?

 

    纪宝成:国学学生的适用领域是非常广的,国学人才有着广泛社会需求,大有用武之地。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过去,许多单位的公文公函都写得学理丰富、文采斐然,这说明那时的“秀才”们有学养、有底蕴。显然,现在的机关、企业乃至社区也需要这样的人才,这个需求是多大?再举一个例子。前两年,我见到我国台湾的南怀瑾先生,他问我开办国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我说,主要是把丢了的东西捡起来,培养国学人才,接续文脉。他直截了当地说:这还不够。要培养国学人才,培养学问家;更要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培养出将入相的人才。这样看来,治企治校、治县治市、治国治军都需要国学人才。同任何学科一样,只要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就不愁没有出路。

 

    记者:国学教育还遇到哪些矛盾和问题?

 

    纪宝成:最突出的有两个。一是国学学位的设立。我国目前的学科制度和学科门类是借鉴西方而确立的,有优点也有不足。比如,学科分立虽然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单向深化,但不利于学术研究的整体推进,而注重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和优势。现在,文科中设有文、史、哲,没有国学。文、史、哲都包含国学的内容,但都涵盖不了国学,它们不能相互替代。所以,这些年我一直在呼吁尽快设立国学学位,在现行学科体系中给传统文化一个“户口”,并组织力量对其可行性进行论证。随着国学教育的延伸和发展,这个问题将更加凸显。解决这个问题,关系众多学生的切身利益。二是师资的来源。国学的综合性、贯通性对师资提出了很高要求,但现在高素质的国学教师明显不足,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高端人才更少。解决这个问题,重要的是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措施,把官方民间、国内国外的国学高端人才发掘出来、激发起来、引进过来。当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