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历史百科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开心学国学——不可不…
黄波:“中间代史学”登…
【预告】月坛社区“国学…
一男子欲学“周杰伦” …
7月1日 张勋复辟 少年中…
杨义:《开心学国学——…
“开心学国学”爽约 节…
“新文学”概念的回响或…
白化文:《开心学国学—…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
最新热门    
 
“国学”热的思考

时间:2009-7-2 11:58:10  来源:不详

  应该说,重视优秀传统的传承,包括“国学”,是一件好事。但“国学”的兴盛,不等于囫囵吞枣般地全面继承,在于分清精华与糟粕,区别腐朽与创新。这就需要认真地清理。特别是几千年来封建专权渗透的蒙尘,有历代御用文人的歪曲,怎样厘清“国学”的基本核心是什么,怎样剥离蒙尘的遮蔽,显现出像孔子这样的哲人、思想家的本真,不能像历代御用文人把孔子造成一个神坛,造成一尊偶像,造成三呼“万岁”的迷信。也是前不久,有的“国学大师”,竟然公开发言,最好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塑上一尊孔子的雕像。在全世界仰望的奥运会上,张艺谋殚精竭虑,对开幕式渗透了优秀文化的含蕴,才受到全世界的称赞。但一定要在体育盛会中,塑上一尊孔子的雕像,不过是一种借尸还魂的现代迷俗,“国学”热到这种程度,也可以叹为观止了,幸亏明智的朝野之士没有糊涂到这个地步。也可见“国学”热热到痴迷,已经失去了起码的理性。

 

  应该说,要对“国学”尊重,挑起继承“国学”的重担,就要经过长期的积累,要靠一滴一点的熏陶。靠运动,靠热情,靠死记硬背,只能欲速则不达,适得其反。我记得年轻时上中学的时候,学校的国文教科书,就从《左传》开始,循序渐进,一直到明、清的范文,才使莘莘学子理解了文化传统,有了对“国学”的初步理解。

 

  现代社会处在多化的文化中,不能把“国学”片面化,故步自封。正如同1958年四位儒学大师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说的,一方面主张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另一方面,他们主张接受西方文化中的科学、民主思想,认为这样可以“使中国人之人格有更高的成就,中国民族之客观的精神生命有更高的发展”。而在《宣言》上签名的一员徐复观先生更说:“假使孔孟复生于今日,亦必奔走呼号,以求能从政治上为民立命。”(引自陈弘毅先生《宪政——中华民族复兴的要求》)这都是人情练达的好文章,对国人一味鼓噪的浮躁之气,是一服清凉剂。而另一位公认为新儒学大师的熊十力,曾批判孔子早年“专注于帝王之礼仪”,他还反对汉儒主张的“天尊地卑乾坤定关”,认为“礼之序自不得不随时变矣”。这才是“国学”大师、儒家宗师真实的肺腑之言。

 

  因此,如何对待“国学”热,应该是采取冷静的态度,求实的剖析,深入的研究,认真的读书。不应该是一哄而起、头脑发热。

 

  我以为,当前应认识到“国学”有效,但作用也有限。有效在于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有限在于,除“国学”之外,对西方先进文化的引进和诠释也不可或缺,这样才能全面地建设现代化的格局。

 

  我已是年近八旬,经历过反反复复的经验和教训,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