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吉林一女子出资两万雇凶…
最新热门    
 
书林一枝:关于黄裳

时间:2009-7-8 15:52:32  来源:不详
>

  

  1992年收《榆下杂说》,关于此书,作者说的很老实:“把几年来写下的读书记收集起来,编成一册小书,取名《榆下杂说》。这是因为过去曾印过一本《榆下说书》,也是同类性质的杂文。所不同的,这里所收,更多偏重旧书的题跋而已。”《榆下杂说》谈书论人,委婉可诵。文字极其漂亮,令人激赏,更为可贵的是作者知人论世而非陋知人心。然而黄裳先生所谈到的古书的魅力,对我们现在的人来说只能是一种想象了。或许我们在梦中才能与“元抄本”、“明清刻本”相逢了。这本书里的文章几乎篇篇都好,至于“清刻之美”一篇记经目所见的清代书籍之佳者,谈版刻、谈字体、淡纸张墨彩及行距排版等等,评头品足、眉飞色舞,书趣盎然。

  

  《榆下说书》在《榆下杂说》之前出版的,然而我是在之后读到的。“榆下说书”按作者的“后记”所云,乃“大抵说的是与书有些关连得事情”,其中“晚明的版画”、“关于柳如是”、“陈圆圆”诸篇非常精彩,知人论世,是黄裳的得意之作。上海马茂元评价云:“几笔就把一个柳如是写活了。真没想到,天下文章,竟可以写到这样活的。”不过《榆下说书》里的不少文章的见识却令人不敢恭维,尤其是谈“红学”几篇与谈慈禧的几篇,简直是无病呻吟。黄裳谈书,书人书事,娓娓道来,令人赏心悦目。倘若谈到现实,近于谩骂,开口闭口“四人帮”、“康生”,固然有时代之局限,但读起来总觉得生硬,全无他谈书的风采。

  

  1993年,于海口某书店买来《一市秋茶》,书名取自近代诗人黄节的《蒹葭楼诗》里的“岳坟”,诗云:双坟晚蟀鸣乌石,一市秋茶说岳王。黄裳所写的文字,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书话,一类即为游记。不过他的游记并非只是旅游风景,而是“山川、历史人物”。《一市秋茶》既是如此,写金陵,写成都,写苏州,写安徽,写陕西,写浙江,在风景之余往往把笔墨放在历史烟云之上,注意的是碑刻、古迹,写来别具沧桑之感。其视域既雄放阔大,又注重历史细节,深情冷眼,文简质腴,构建了一个极具魅力、巍然可观的“人文风景”;邵燕祥称黄裳为真正“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诚如其言也。

  

  《妆台杂记》乃“学术随笔文丛”之一,跻身此文丛,颇有点不伦不类。把黄裳视作学者,未免过誉。他是文章写的好,加上古书旧籍的渲染,带有“文化小师”的意味。然而与真正的学术研究,还有一大段的距离。黄裳曾评明朝的张岱为“绝代的散文家”,此语黄裳自己也可当之。《妆台杂记》有几篇文极佳,如“陈圆圆”、“读剧札记”、“昆明杂记”,中间十余篇小杂感有失水准,乃粪土耳。“妆台”两字,颇为香艳。缘由倒是简单,盖因黄裳饿得不行卖掉书桌后无案可伏写,于是就把室中唯一的妆台当作书桌用。看多了此老的一些集子,发觉重复者极多,常常是一篇文章被此老编入几个集子里。黄裳出书四十余种,重复者当不下二十部的份量。这些还并非别人所编选,往往是此老本人亲自手订的。

  

  《黄裳书话》是黄裳自己选编的,还是有阅读的价值,尽管其中所收的文字都在黄裳其它的书里多次出现。全书共四辑。第一辑谈版本之学,“清刻之美”一篇尤为出色。第二辑谈书,“海滨消夏记”在貌似悠闲的读书里揭示大时代下的历史细节,文字流畅自然。第三辑怀人,所怀之人皆与书有关。第四辑乃作者的访书记,书事游踪,融合无间。书前有作者照片一帧、笔迹一帧,姜德明总序一则。书后有黄裳选编后记一则。再后面则是这套书话的广告。其中《黄裳书话》乃孙郁所写。内云:“其文古而今,今而古;其意浅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