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中国出版第一人张元济 …
中国出版第一人张元济 …
“中国第一豪宅”狂卖1…
甘肃“辉煌砚”现身京城…
圣座万民福音部中国事务…
中国伊协副会长兼秘书长…
中国伊协举行纪念王静斋…
中国最古老《古兰经》手…
中国每年举行各类节庆活…
福建抢救畲族文化 出版…
最新热门    
 
中国出版第一人张元济 曾任商务印书馆掌门人(2)

时间:2009-7-11 15:06:51  来源:不详
出任商务印书馆掌门人

    然而时过三年,张济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辞去南洋公学的所有职务,加盟商务印书馆。

    当年的商务印书馆只是一个手工作坊式的印刷工场,由排字工人夏瑞芳创办。张元济放弃了在南洋公学显赫的地位,到一个弄堂的小厂里,跟一个小业主合作,这样的转身,时人多有猜测和不解。

    直到半个世纪后,因为中风已卧床数年的张元济用颤抖的手写了一首诗,告别商务同仁:“昌教育平生愿,故向书林努力来,此是良田好耕植,有秋收获仗群才。”从诗中,人们读到了他平生的理想,也读到这样一个事实:他是自觉地把商务印书馆与中国教育的现代性变革连接起来。

    张元济当了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的所长,他还聘请了一批扶助教育和文化建设的有识之士,如蔡元培、高梦旦、杜亚泉、夏曾佑等。

    张元济制订了商务所有的出书计划,出什么书?怎样出书?从此成了他一生的事业。影印古籍,他要选最好的版本;推介西学,他要找最好的翻译者;出版新书,他要用最好的设备、最好的纸张。甚至对书的排版样式也要一再叮咛:书的版框四周空白要宽展一些,“否则紧眉头,令人一见烦恼”。    

    远东最大的出版商

    《新青年》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然而商务印书馆却显得落伍了。陈独秀、罗家伦等新文化的干将在报刊上点名批评商务的保守,商务的业绩日见衰退,1919年积压和滞销的书刊多达60万册。

    当时商务的老人很多,用的都是文言文,于是张元济主持了“大换血”计划,主张用新人,办新事,首先从受新文化界猛烈抨击的刊物开始。1920年,茅盾走进了著名的《小说月报》。他起草了《改革宣言》,阐明不仅译述西洋名家小说,介绍世界文学的潮流,更要创造中国的新文艺。

    张元济以一种开明开放、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学术情趣,广集人才。据《商务印书馆大事记》记载:1920年到1922年间,陆续进馆的就有陈布雷、郑振铎、周予同、李石岑、王云五、竺可桢、顾颉刚等。商务印书馆也因此和五四时期蔡元培主持下的北京大学一样,成为“各方知识分子汇集的中心”。

    到1926年,商务已经是远东最大的出版商。分馆不仅遍及中国,而且开到了香港南洋。在上海的宝山路,建起了规模宏大的商务印书总馆。

    藏书、编书、出书第一人

    在商务编书出书之余,张元济所做的另一件事,就是搜罗旧书,涵芬楼就是1909年张元济专门为收藏古籍善本所建的地方。经过20年谋划,涵芬楼所藏古籍善本甚至超过了当时的国家图书馆。而这些书都是张元济一本一本地收来的。

    张元济在家门口竖起一块红底黑字的招牌,上书“收买旧书”。有书贩夹了包裹前来,张元济就让家人先替他收下,等晚上回来后再行翻阅鉴定。

    在张元济的苦心奋力下,商务收藏的古籍善本在全国已是首屈一指。“中原文物凋残甚,欲馈贫粮备苦辛,愿祝化身千百亿,有书分饷读书人。”不同于从不把珍藏轻易示人的传统藏书家,张元济希望能让更多人看到古文献。

    张元济在涵芬楼的基础上建成了著名的东方图书馆向公众开放,还用最好的现代印刷技术,影印出版古籍,这是他一生的重要成就。从第一种《涵芬楼秘笈》开始,张元济陆续主持编校、辑印了《四部丛刊》、《续古逸丛书》、《百衲本二十四史》、《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等,其中绝大部分是他在1926年退休之后完成的,是他晚年的全部心血。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